"天目’这一名称最早是指建窑系的茶盏。大约在日本慊仓时代(公元12世纪到14世纪),来我国留学的僧人,由浙江天目山带回日本的"建窑瓷盏’称为"天目"。"天目’一词是来源于我国浙江北部和安徽边境的"天目山"而得名。自日本人使用这名词称"建窑瓷盏釉瓷’为"天目’,现今,凡上黑釉的瓷器通称"天目瓷"。它的色泽有漆黑色,绀黑色,黑褐色,棕褐色等。"有的还在这些色泽上闪烁各种窑变。如俗称的兔毫纹、鹧鸪斑,玳瑁纹,油滴纹、曜变等。除此以外,还有凡以黑釉作底附加任何刻纹、划纹、剔纹、鱼纹,压印纹等纹饰的瓷器,都属于"天目"之类。
天目这一名称虽为日本命名,现已为国际上通用,在英语里读作"TEMMOKU"。
我国天目瓷的烧造历史悠久,起源极早,分布很广,大约在西周时期就有萌芽,到东汉时期,我国浙江上虞青瓷的发源地,首创了比较成熟的天目瓷,到唐宋时,天目瓷遍及祖国各地,并远销到日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