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德镇市传统粉彩瓷研究院


陶瓷百科

Ceramic

当前位置 :首页 > 陶瓷百科 > 瓷都艺术文化渊源

明朝与”福”

来源:景德镇市传统粉彩瓷研究院 时间:2014-07-26 编辑:张博 点击:1380

明代民窑青花瓷器上出现最频繁的文字,大概就算“福”字了。从明代早期(洪武、永乐)到晚期(天启、崇祯)均有,可以说一个“福”字写穿了大明王朝!南京是明代开国京城,发现写有“福”字的碗盘残片不算难事。“福”字是最简练的吉祥语。单个“福”字书于碗心或碗底则最为普遍。

  仔细看看,明代青花瓷上的福字书体各朝均有不同,虽然是简单的一个字,但其中却透露出一些政治经济的信息。

  洪武年风行草书;永乐、宣德时书体由草书向楷书、隶书发展;正统时为隶书的一统天下;景泰年间时兴方笔篆书、隶书及草隶;天启年多为隶书、楷书;崇祯年,字体种类较多,行书、楷书、隶书、草隶、方笔隶书皆有。

  洪武年的福字通常见书于碗盘底心,字的周围带有单栏圈,也有不带栏圈者。“福”字的字体大都圆润有力,奔腾潇洒。这也反映出广大汉族群众从元代贵族残酷统治下解脱出来的欣喜的心情,这种强烈抒发,借“福”字传达出来的是一个民族意识的苏醒和民族自信的恢复。洪武开国初期,国势蓬勃开放,潇洒的草书恰如其分地反映了当时的朝势,永乐、宣德以后,修史、编典、定刑律,各方面走上规范,封建统治者对人民群众的凶相毕露,高压和大棒使碗心的“福”字也变成谨慎、工整的楷书、隶书;天启年看到的几乎都是楷、隶两种字体,这不得不使人想起魏忠贤的倒行逆施,东厂、锦衣卫、五虎、十彪……;崇祯年国势逐渐衰落,李白成大兵压境,社会处在动荡之中,碗底之“福”字也乱了章法,字体虽同为草书,但多了些草率和俗气。

  把明代的这些写有“福”字的碗底摆开来,就是一幅“百福图”,也可以说这是公元14世纪的书法展。从神韵各异的书体中可以考证出许多学问。

Copyright © 2012 景德镇市传统粉彩瓷研究院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邮箱:jdzcyjyx@163.com  赣ICP备1901296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