瓷器是以土为质、以水为媒、以火而成的,具有天然之性,与金木相和,循自然之道,讲究本真之美。
在中国文学中,写道教的很多,《道德经》、《山海经》,特别是《封神演义》,后形成一套与佛教、伊斯兰教相并列的系统。在道教中,认为盘古开天、女娲补天、鸿钧掌天,后鸿钧一气化三清,便有了太上老君、元始天尊和通天教主三清祖师。后所有神仙皆出自三清门下,如我们常见的哪吒、二郎神、赵公明、八仙等,特别值得一提的是观音据说也出自三清门下,为元始天尊十二大弟子之慈航道人,后才皈依佛门。这些人物都是陶瓷制作的原始,他们的塑像在瓷器中屡见不鲜,甚至他们的坐骑、法宝都成为瓷器中常用的装饰和画面,如南极仙翁的鹿、葫芦,文殊与普贤(当时为元始弟子)的狮、白象等。
道教是汉民族固有的宗教,它源于古代的巫术,最早的说法当是老子青牛出关,留下《道德经》;后由东汉张道陵倡导于鹤鸣山。
道教历来为皇家推崇,许多皇帝也信仰之,如宋徽宗自命为道君。至元一代,丘处机为元太祖成吉思汗所重视,封为护国真人,使得道教盛行一时。明王朝利用宗教为封建统治服务,还在创业的时候,朱元璋利用道人周颠和铁冠王子来为他编造神话,进行宣传。有明一代,尊崇道教,道士被授予真人,高士及赐爵封官者为数甚众,致使“天下士大夫靡然从风”,明清时期,道教的宗教观念及修持方术渗入人间,与民间传统信仰,混融为一,尤其是道教的多神崇拜,对广大民众的思想观念及经济,文化生活产生广泛的影响,并成为人们生活的风俗的重要内容。
道教的宗教观念,神仙传说,内丹修炼等内容被广泛的应用到青花瓷器的文饰上,大大丰富了青花瓷器的装饰内容。明嘉靖皇帝最信道教被称为道教皇帝,其实道教的社会影响之大,地位之高,前所未有。嘉靖青花瓷器道教色彩浓厚,器型流行葫芦瓶,有八棱,四方,六角,上圆下方等器型!文饰总的风格是追求长寿,长生不老的道教意识增多,常见的八仙人物,八卦,八吉祥,灵芝,云鹤,松竹梅以及用花枝,树枝组成的福,寿字。八仙是古代神话传说中的八位神仙,他们是铁拐李,汉钟离,张国老,何仙姑,蓝采和,吕洞宾,曹国舅,韩湘子,有的八仙图案只画八仙所持的葫芦,扇子,鱼鼓,横笛,宝剑,阴阳板等八种宝器,称为“暗八仙”。八仙图也是清代景德镇瓷器的常用文饰。
中国国家博物馆馆藏明嘉靖青花八仙云鹤纹葫芦瓶,瓶葫芦型,上圆下方:上部云鹤及八卦,腰部绘仰覆莲瓣,下腹部绘八仙人物,胫部绘海马及云山波涛。嘉靖皇帝迷信道教,葫芦式瓶也体现了道家的“天圆地方”之说。
其实,说瓷器与道教的关联,归根结底还在于两者有着本源的相通。道教讲究阴阳协调,五行相生。道教认为,一切事物都是由五行构成,分为阴阳二面。天分日月对阴阳,人分男女对阴阳,天有金木水火土五行星,人有心肝脾胃肾相对。
而瓷器归纳起来,变是五行相应。所谓“金木水火土协调,宫商角徵羽交响,汇成陶叹汪洋,真是森罗万象。”中国陶瓷中,阴阳酝酿、天人合一、物我交融的品格,始终以生生不息的生命情态出现在各个时代的精品瓷器中,供后人鉴赏与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