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钧缘起
卢钧承继于传统宋钧,肇始于康熙帝年间,曜然于雍乾年间,光绪后期恢复而灵光乍现,建国后六十年代名噪一时,成熟于新世纪初期,于二00年被钧瓷学者龙山居士界定一个专业术语——卢钧是一种带有颗粒状或波纹状的、釉色对比分明的钧瓷,对比与景德镇的炉钧,在《追根寻源话钧瓷》一书中进一步阐述。以下为卢钧的一段传奇故事。
靳辅见瑞
康熙亲政初期,黄河泛滥、民不聊生,治理黄河、平定三藩、收复台湾,成为朝廷的三大中心任务。由于猎奇心理、人们对战争的戏剧性给以了更多的关注,而实际上治理黄河的大事情却是康熙帝难以忘却的锢疾,以致于他不得不拿出足以发动战争的经费来治理河道。
首席治理黄河大臣靳辅接任后,第一件事情就是来禹州祭拜治水先祖大禹。为了节减费用,他只身简从来到禹州禹王庙。祭典时,发现禹王庙的大香炉釉色非常别致,随后问寺庙主持,这种炉是从那里得到的。主持便讲,这是一位名叫问天机的香客所捐,捐时并讲,若有人问及该香炉时,他有至尊宝贝晋奉。
靳辅决定相约问天机。相见后,问天机便拿出了四件并不太大的瓷器,摆在了靳辅面前,言讲,这是他的老师最近试烧成功的钧瓷,是封山柱国之神器,祥瑞既出,当敬奉皇上,无奈,老师为前明遗老,不愿侍奉新主,敬请代劳。靳辅也是饱学之士,听说禹州神后产钧瓷,并且是唐宋时期的御用珍品,一年仅贡36件,可惜自己并没见到过真正的钧瓷。这些真的是钧瓷吗?他有些孤疑,看到问天机的不卑不亢,又凛然之举,便决定先收下,然后请行家把关,再贡奉皇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