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瓶,是一种小口、短颈、丰肩 、瘦底、圈足的瓶式,以口小只能插梅枝而得名。梅瓶最早出现在隋唐时代,尤以辽宋为盛。因瓶体修长,宋时称为"经瓶",作盛酒用器,造型挺秀、俏丽。文人好酒,自然对其格外倾心,诉以诸多褒词,将它列为诸瓶之尊再理所当然不过了。
宋代墨彩梅瓶
到了元代,梅瓶作为盛水插花和装酒的功能尤为明显,为摆放沉稳起见,逐渐加大了足部的宽度。梅瓶在观赏功能上有了一次更高的飞跃,特别是瓶身的绘画,颇为精致,除了龙凤花卉还绘上戏曲故事,潇洒流畅的笔触和传神的造型栩栩如生地展现在瓶体上,让豪饮者在醉眼蒙眬中欣赏酒具的美,这是最高的精神享受!
元 青花云龙纹梅瓶
明代梅瓶虽仍被用作储酒的容器,如明早期山东鲁王朱檀墓出土的梅瓶,瓶内仍有储酒遗痕,但多为陈设观赏用器。到了明中期,基本作为插花器皿了。我们从唐寅的《采菊图》和陈老莲的《岁朝图》中均可清晰看到,前者,陶渊明身后的仆童双手捧着插着菊花的梅瓶;后者,为瓶花清供,瓶内插着水仙、山茶、玉兰、梅花等时令花卉。梅瓶插花格外典雅,极符合文人雅士的审美情趣。由此可见自明代中期以后,梅瓶作为花器已渐成时尚,也是画家笔下的常见题材。
明正德 五彩龙纹梅瓶
清代梅瓶基本上不再作储酒和插花的器皿了,只作陈设之用,因而康雍乾三朝都试图在梅瓶的器型和瓶身的画工上下功夫,但往往弄巧成拙,失去了昔日质朴素雅的风采。虽如此,梅瓶在瓶中的至尊地位始终屹立不倒!
这件三多纹梅瓶造型庄重,又不失“窈窕淑女”之美姿,瓶身绘三多纹,即佛手、寿桃、石榴,寓意多福多寿多子。画面线条细秀劲挺,画工精湛细腻,釉色晶莹,青花发色湛蓝清脆,整个瓷器精美绝伦,可谓“珍珠白沁就烟雨 孔雀蓝映著月光”
梅瓶自诞生以来就和达官贵人,文人雅士的生活紧密结合在一起,并深受他们的喜爱。从梅瓶的诞生、发展到演变的历史蕴含着丰富的人文内涵,细数所有的瓶罐演变史,没有一件可以和梅瓶相匹敌的,也从另一侧面证实,梅瓶的至尊地位无可替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