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2014年4月刘益谦花2.8亿港元在香港苏富比拍下明成化斗彩鸡缸杯之后,市场便掀起了一股对于斗彩瓷器的热潮。很多人都想知道,一件小小的鸡缸杯缘何会拍出如此的高价?斗彩瓷器真的有如此大的魅力吗?
明代成化时期是中国瓷器发展的鼎盛期,古玩界有句话叫“明看成化,清看雍正”,说得就是成化瓷器在明朝各代瓷器当中是最拔尖的。成化斗彩瓷器之所以会成为收藏家心中难以割舍的情结,很大的原因来自明帝朱见深。成化皇帝朱见深性格懦弱,导致当时的官窑瓷器有一种独特的淡雅之感,这种特殊的美学品位已经逐步被后世所认同。
在史学家眼中,成化皇帝朱见深性格懦弱、无所作为,然而他的另一面如今却越来越多的受到关注。朱见深喜好读书尤其热爱艺术,帝王的这种特质使得成化年间社会与文化艺术领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明显的推动了艺术的发展。在促进陶瓷艺术发展上朱见深也是功不可没,他将景德镇御窑厂设立为了唯一的御窑,垄断了御器生产。皇帝的支持促成了各地制瓷技术和工匠向景德镇的汇集,当地瓷器质量由此飞速提升,推动成化时期的瓷器制造达到了顶峰,诞生了著名的成化青花和成化斗彩。
斗彩是指瓷器彩绘的一种工艺而言。它是在坯体上,先用青花描绘图案轮廓,施透明釉,高温烧成后,再在釉上以各种彩料填绘,经低温彩炉烘烤,最后成型。釉下紧贴胎体幽艳浓丽的青花,透过洁白的釉面所闪耀的迷人光彩,与釉上绚丽灿烂的彩绘遥相辉映、争奇斗妍,非常漂亮。由于彩绘方式分釉上、釉下彩两部分,有拼逗之意,故称为“斗彩”或“逗彩”。从斗彩瓷器的发展刻意看出,成化皇帝在瓷器上的审美特质,对后世的皇家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也使斗彩瓷器的风格延续到了清代。
清朝斗彩瓷器的产量要大于明朝成化时期。康熙、雍正、乾隆官窑也有不少精品堪与成化斗彩媲美,而且出现了较大的器型。另外雍正时期还烧成了粉彩斗彩,使斗彩瓷器更加华贵。
斗彩瓷器之所以昂贵,一是出身高贵,二是工艺难度大,三是存量稀少。成化斗彩鸡缸杯就是明代成化皇帝朱见深的御用酒杯,烧造时因帝王之家的高要求,成品率不高,上品供奉宫廷,次品则被销毁,因而流传到民间的数量极少。由于斗彩瓷器价值高,坊间赝品无数,尤其是鸡缸杯更是随处可见,收藏者还是应该抱着欣赏而不是拥有的心态去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