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德镇市传统粉彩瓷研究院


新闻资讯

Category Classification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特别报道

清灵雅逸  自然之韵——读王玉清《七贤雅集图》

来源:景德镇市传统粉彩瓷研究院 时间:2015-02-07 编辑:尹健 点击:3978

近几年来,王玉清的创作领域不断拓宽,艺术风格和技巧更加富有表现力。在艺术探索与创新的道路上,他始终以雄厚的实力,在时代艺术的大潮中,充当着一个“弄潮儿”。

魏晋年间,嵇康、阮籍、山涛、向秀、刘伶、王戎、阮咸七位清谈名士,相交莫逆,常集于竹林之下,放荡不羁地饮酒弹琴赋诗,以老庄精神越“名教”而自然,追求虚静而灵动的理想人格,被世人称为“竹林七贤”。

多少年来,竹林七贤那种飘洒自然的魏晋文士风度,激发了不少丹青妙手为其造像传神的创作欲望。在王玉清位于锦绣昌南一隅的工作室墙上挂着他创作的偌大的粉彩瓷板画《七贤雅集图》,王玉清画过许多有关七贤的作品,这件大作是其几易其稿,最终才以工兼写的形式完成的作品。

王玉清作品

王玉清作品《七贤雅集图》

纵观整件作品,设色淡雅清丽,布局严谨和谐,意境清峻空灵,给人以清新朴实的感受,同时也显露出十足的书卷味,算得上是难得的精品。

王玉清将七贤安排在宁静而淡雅的环境中,用精妙的技法将七贤的神韵气质表现得淋漓尽致,若有所悟,让人忆起“伯牙挥手,子期听声”的故事。方寸间,仿佛听到那曲旷世绝响《广陵散》,不觉心荡神驰,欲辩忘言。更耐人寻味的是:从嵇康轻扬的头巾上,飘然的衣袂间,你能感到有一缕清灵的竹风袭来,让人体味那“微风吹解带”的古诗意。

人物气质的生动传神,离不开背景的衬托。在这幅作品中,王玉清苦心经营的环境极好地烘托了主体,并起到深化意境的作用。他用“托物言兴”的手法,借“竹”喻魏晋文人虚静秀雅之风,以七贤憩于天地间的图画象征人与自然的和谐,让画面产生“虚静淳朴”之意境。

从另一个侧面来看,作品虽属古典题材,但它仍能与现代人的心灵沟通,体现出现代人向往“回归自然”的心态,从而产生出感人至深的艺术魅力。

毕业于景德镇学院美术系的王玉清是位多能的瓷画家,人物、花鸟、山水皆能,尤擅人物画,他的人物题材和表现形式多为古贤文人生活,着意表现他们超脱尘世,钟情田园山水,追求无为宁静的人生哲学。他主张艺术中西结合他主张艺术中西结合、融会贯通,作品注重文学修养,清雅大方、雅而不俗,以传统的绘画方式为基础,结合现代装饰手法,形成自己独特的风格。

艺术创作中得王安维、余少石、张景辉等多位名师指点,从新彩人物到青花斗彩、新粉结合的创作过渡到专心致志地创作粉彩人物,始终坚持“创作有生命的物体”,系统、全面地将人物画施于瓷上,博取众长,师法自然,以线造型、写意,构图疏密结合,生动分明、藏露相因,笔法简练,造型形神兼备。在色彩处理方面,以单纯、素雅为基本特色,并十分注重瓷质和釉彩本身的色感及其表现力,使赋色与瓷质相应生辉。

毕业后的首件作品《屈子行吟》就在北京陶瓷展上荣获一等奖,这让初出茅庐的王玉清倍感兴奋,使他更加专注于陶瓷艺术创作。继而《万籁之声》、《钟馗神威》在上海国际陶瓷博览会上获二等奖,《望松》获江西省工艺品博览会获金奖、《古柏之下论古今》获江西省师生陶艺大赛获一等奖,

中国传统文人画家从不守规范的自然法则,着意于表现画家自我对客观事物的精神理解和评价,为了传达自己真实的思想感情和审美理想,往往采用“遣貌取神”的艺术表现手法,以获得“忘形得意”的审美效果和精神满足。

作为人物画家的王玉清所描写的人物刻画题材随意而广泛,经历的、见识的、古代的、现实的、想象的皆可入画,都是有感有悟而发,历史故事都是有出处的典故,并无虚构。王玉清在《林竹七贤图》《问鹤》中描写阮籍、稽康、陶渊明等魏晋时代的文人为逃避现实走进山林田园,远离红尘独居,超尘脱俗追求自由和个性解放的浪漫主义精神气质和情怀,这在一定程度上借题隐喻当代文人的精神理想。

王玉清的生活积累、艺术修养、造型功力是丰厚的在他笔下,人物与配景同样重要,他会不拘形式地将自己所要表达的情感借由某个小景来代替,在工艺上精益求精,结合器型、装饰绘出心中的活物。

艺术的生命如同自然的生命一样无止境。

Copyright © 2012 景德镇市传统粉彩瓷研究院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邮箱:jdzcyjyx@163.com  赣ICP备1901296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