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工艺美术大师 王秋霞作品
道德准则,价值体系,是与一个民族文化传承最直接相关的东西。文化之功用,就是构筑整个社会的精神基础,道德正是一种规范。许多人认为,大师的评选是一种价值体系的缺失,最终会致使文化的断层。这是文化历代传承中弊端所在,可是一篇报道却让我改变了对此的看法,
粉彩传承中的隐忧?
有一段时间画瓷器与填颜色的经济分成各得一半,许多画粉彩的人觉得利益分配不合理都不愿画了,而有的艺术家却坚持采取比别人多付出劳动的办法,多画几件青花,以青花养粉彩,照画粉彩不误。尽管功成名就的人,因为种种原因都不愿意画费工费时的粉彩,但是像徐庆庚说的:只要身体允许,就坚持学到老,画到老,把粉彩画下去。
这就是现在的一些不为人知的粉彩传承中的现象。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我觉得原因有两种:
一、专心致力于粉彩画的人们的物质基础还未达到。
二、粉彩瓷的价格低。
复旦大学历史地理研究中心葛剑雄教授指出,要成就一位大师,除了天赋、受教育程度和工作态度等个人因素外,也需要良好的客观条件和环境。遗憾的是,很少有人能同时兼具这诸多要素,政府用评选大师的方法来提高我们国粹的价值有何不可?
在景德镇陶瓷界当前的风云人物中,王秋霞的粉彩人物画很棒。艺术家们都有一个共识:画人物难,画陶瓷人物更难。细想来不是没有道理的,在陶瓷上画人物做到意跟着画笔走,神随着画笔来是难上加难。可是欣赏了王秋霞的画,忽然觉得这些困难的问题在王秋霞的笔下是迎刃而解,王秋霞的瓷上人物画的很有特色
王秋霞对艺术有着深深的热爱,经过了二十多年艰辛的努力,王秋霞已经成为景德镇新一代的陶瓷美术优秀技术人员。王秋霞笔下的粉彩历史人物,造型简练,以线赋形,力求以很少的笔墨、颜色刻画人物,重在传神。王秋霞的作品无论是釉上粉彩,还是釉下青花,釉里红,无论是泼彩写意还是濡色晕染,在构成意境美的诸因素中突出强调了对比的作用。白描与泼墨,粗犷与细腻,缜密与空灵,浓淡与干湿,尽力在各种关系的对比中寻找美的意蕴,总体格调力求于简恬后浓缩于“雅”。因此无论对材质的运用还是工艺的选项,以及色彩的对比和表现形式的拓展上,都是成功的实践。
我们都知道,收视率只是一个衡量一个节目的收看程度,收视率高低并不是演员自身的问题,在这么竞争激烈的市场条件下,这么不景气的陶瓷价值体系中,价格低是很有可能的事情.一部戏要红起来需要适当的时机,大众容易接受,渔民打鱼,军队打仗,甚至病人看病,学生上学,在投入成本的同时,都有一个美好的目的和企望,结果都是:非败即胜,非输即赢。哪怕是公园散步,林中晨练,看似休闲或锻炼,但人们都想达到一个目的——健康。为了赢得健康,所以投入时间和体力,但能否达到目的,尚要靠许多因素来决定。有人确实赢得了健康,有人收效甚微,有人因为身体的客观条件限制,锻炼的结果适得其反,反而失去了健康,甚至不慎摔倒,反而落个骨折。这一切,不都带有赌博的性质吗?所以 对于收藏,我们也是在赌,但我们赌的是眼光,赌的是气魄,赌的是博大精深的中国陶瓷文化的历代传承。
很多国外很认可的中国文化,可在国内却成为众矢之的,如果这种现象长期存在的话,我们中国的传统文化该以何种健康的态势发展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