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德镇市传统粉彩瓷研究院


新闻资讯

Category Classification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特别报道

心师造化  巧夺天工——粉彩山水

来源:景德镇市传统粉彩瓷研究院 时间:2014-09-17 编辑:王昌虎  王昌彪 点击:3344

景德镇陶瓷艺术家 王云泉作品《庐山老母亭》

王云泉《庐山老母亭》

景德镇图陶瓷艺术家 王乃水作品 瓷板画

王乃水山水瓷板画

景德镇陶瓷艺术家 王昌虎作品《湖山春光》

王昌虎《湖山春光》

景德镇陶瓷艺术家 王昌彪作品《四季图》

王昌彪《四季图》

摘要:我们一家三代,从祖父王云泉,父亲王乃水,到我们兄弟之间,都是在江南水乡生活,在瓷都艺苑中,世代以山水瓷画为主要创作题材,外师造化中得心源,在陶艺创作中承先启后,发展创新。

关键词:粉彩山水 祖传 田园情趣

在景德镇陶瓷美术家中,有不少人以独特的艺术风格和作品特色,创造出把生活情趣和自然风光相结合的作品。我们的祖父王云泉、父亲王乃水和我们兄弟三人,都是从事陶瓷艺术创作,作品分别以不同的风格特点和构图形式,代代相传,生生不息的艺术作品在陶瓷艺苑中,受到收藏家的关注。

渊源

我们的爷爷王云泉,是景德镇“王氏粉彩山水”的创始人,他艰苦创业,勤奋创业,自强不息,为人质朴清纯。他的作品构思精密,构图严谨,意蕴深长。对我爸爸、我们兄弟三人的人品、艺品,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王云泉,号含谷,江西乐平人,幼读私塾。我们的老家,解放前在乡村是一个生活艰辛的家庭。旧社会,爷爷以石雕为业,四外打工,雕龙刻凤、画字摹字,他对建筑上的各种图画纹样,砖雕、石雕、木雕、竹雕上的图案,有着极为浓厚的兴趣。后来,又临摹过“芥子园画谱”。1936年,在一位回乡探亲的陶瓷美术家的力荐下,爷爷卖掉石雕工具、家宅,以“破釜沉舟”的勇气,来到瓷都景德镇拜师学瓷艺。他先进入江西省瓷业公司陶业学校,学习陶瓷美术、国画知识,后又投入汪大沧汪野亭门下,跟随两位瓷画名师研习皴法和线描技法,逐渐在陶瓷行业中崭露头角。打好了基础以后,逐步登上大雅之堂,创作技艺进入了炉火纯青的境界。

爷爷的学习艺术、技术知识锲而不舍的坚韧性格,精益求精的创作态度,对我爸王乃水,有着很深的感染力。王乃水,字晓泉,1959年毕业于景德镇陶瓷学院,毕业后曾留校三年,讲授陶瓷工艺美术技法、国画绘制、创作手法,从1964年开始,在艺术瓷厂美研室进行艺术瓷、日用瓷的设计、创作。在爷爷的教导下,爸爸把西方油画、水彩和中国水墨画、陶瓷创作技艺相融渗化,他深入钻研中国古典文学、诗词,打下了坚实的艺术功底。

创造

技能显示功底,开创造就艺术。从我爷爷、爸爸到我们亲属。在景德镇从事陶瓷艺术工作的有几十人。这些人学艺,既有爷爷、爸爸的传授,也有一些老家亲属,慕名来带景德镇,跟随我们的长辈学画瓷器。

艺术创作,与时代风云紧密相连。爷爷在文革中虽然受到了运动冲击,但是,1974年久应邀,为建国瓷厂美研室绘制了一对青花山水万件大缸。不仅体现了领导对他的重托,也显示了爷爷全面的艺术功底。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改革开放的春风,吹散了天空的乌云,艺术工作者迎来了繁花似锦,阳光明媚的美好季节。这个时期,爸爸王乃水正是年富力强的时候,他继承了爷爷的优良人品和画品,在艺术瓷厂党政领导的重视支持下,创作出一批精品力作。我们一家三代,在乐平乡村,经历过坎坷的生活,受到了家乡田园风光的熏陶。这些,在我们的艺术生活中留下了深刻的印痕,也反映在瓷画风格中。田园风光激发了我们热爱自然,家门口就是青山绿水、鸟语花香。我们小时候,常围坐在一起,听乡亲讲故事、下田捉泥鳅,有时还帮亲戚栽秧、割稻、种菜。

生活是创作的源泉。家乡的山水小景、瓷都高岭、瑶里、浮梁山乡,到处都留下了爸爸的写生足迹。他“外师造化,中得心源”、心鹜八级,神游天下。经过长期深入生活,到名山大川去聆听大自然的心声,观察四季山水的不同形态,创作风格日新月异。只要是接触过爸爸的人,无不为他的淳朴性格和正直的人品所感动的。他曾多次出差,利用出外乘坐火车、汽车的时间,静心观察车窗外的风景,有时,取出速写本勾上几笔:有时,取出相机拍几张照片。有的外地人,不了解景德镇陶瓷艺术工作者的功底。二十世纪就是年代初期,爸爸在火车上,与一个不相识的中年人坐在柜面。那人神气活现,衣冠笔挺,头发亮的能滑下苍蝇。他问爸:“你是干什么的?”“景德镇画瓷器的”。“你们是景德镇画瓷器的,都是红店佬。”他嘴角一撇,眼神里流出不屑一顾的表情。爸一听,火冒三尺:“你是做什么的?”他说“搞油画的,实力派大师。”“是嘛,怪不得你这么神气。我也是艺术家,你搞油画,还不是弄把小铲子,在油漆堆里刮几下,再往墙上,布上塌几下,有是嘛了不起,我也会,国画、西画、水彩、瓷艺有什么区别?请你告诉我?”那个人一听,顿时哑口无言。爸爸的右手无名指上,有一个蚕豆大的老茧,这块厚茧,是他老人家在艺苑辛苦耕耘几十年的“工作证”。他常对我们说:“不要心浮气躁,炒作只是浮光掠影。作品水平是实力的表现,你们要练好基本功,做一世陶瓷画工。”

发展

中国陶瓷文化有五千年的文明史,自从盘古开天地,三皇五帝到如今,历代绘瓷艺人和陶瓷工匠,创作制造出一大批巧夺天工、争奇斗巧的陶瓷艺术瑰宝。时代变迁,斗转星移。唐宋元明清,民国直到今,精美的艺术杰作,都是在前人的基础上不断开拓、探索、创新的结果,“王氏粉彩山水”也是如此。从爷爷、爸爸到我们兄弟,在粉彩山水的探索创造中,都历经了从源远流长的艺术海洋里汲取养料,到从现代田园民居生活中提炼创作素材,再到陶瓷器型上随类赋彩,应物象形的过程,以数尺瓷板包容天地,在三米花瓶上挥写河山,是我们兄弟三人的艺术职责。在继承先辈优秀技艺的基础上,继承发扬优秀粉彩山水瓷艺,展现我们乐平王氏粉彩山水第三代传人的艺术水准,是我们正在探索的课题。在创作过程中,我们以四季风光,诗情画意,含古融今和不断创新为发展目标。

四季风光:清代画家石涛在《苦瓜和尚画》语录中指出:山水辱华:“一在力,二在易,三在变。力过于画则神,不易于笔则灵,能变于画则奇,此三悟也。”粉彩山水画,一靠笔力,二靠功力,三靠变化。我们家的楼房,就在莲花山的一处高地,四季风光,不断变化,奇妙的自然景象,在高楼上就可以一目了然。在多种器型的粉彩山水装饰中,我们在先辈技艺的基础上,采用流霞彩、水墨彩、新彩与粉彩相结合的多种形式,适器装饰。在粉彩瓷画的绘制中,选用高温色釉瓷胎进行综合装饰,有的作品融青花、刻花、浮雕与釉上装饰绘画与一体,四季山水,通过多种手法绘制、妙景天成。

诗情画意:情感是艺术作品的灵魂,一件没有情感的作品,无法使观赏者通过品味作品得到美感,只不过是玩弄笔墨技巧的画匠而已。传统粉彩山水画,多以古代文人墨客游山赏景为主,以抄录古代诗句为点缀。有不少瓷画都是以《芥子园画谱》为范本,在瓷器上用彩料填、染、洗、垛。这类作品,虽然画法熟练,却毫无创意。如今是二十一世纪,仍然用抄画谱的画法搞粉彩山水,未尝不可。但是,“艺术当随时代变”。诗情画意,其特征就是在于意境。没有生活营养,没有自然灵气,作品就谈不上诗情画意。我在创作时,把当代伟人的诗词、散文、游记的意趣作为创作中的题材。我们艺苑同行,常结伴畅游名山大川,写生作画,交流技艺。这样,既能得到新的灵感,又能使作品不断创新。在艺术大师、评论家的指教点评下,作品融入比、兴、赋得手法,把意蕴、意趣、意思、意境,四意各一,才有新意,有艺术生命力。含古融今:“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传统山水国画是瓷画山水的源泉,西方油画、雕塑可作为创作借鉴。“洋为中用,古为今用”,才能“百花齐放,推陈出新”。古代民间工艺美术作品,有不少作品特点值得我们学习。民间青花山水,意蕴深渊,画面空灵,给人以无限的想象空间。油画中的厚实颜色,扁笔涂抹,光、色、面的表达应用到粉彩山水中,能改变传统画面的视觉效果。西方艺术的“打散构成”,东方艺术的质朴含蓄,各具特色,相映相成。正因为爷爷王云泉,爸爸王乃水能在作品中含古融今,创作的作品才有很高的艺术价值,被景德镇陶瓷馆等国家文博单位收藏。

深入探索:山水风景峰回路转,空谷幽泉。瓷艺创作,讲究“虚实相生,无画处皆成妙境。”作品注重用深远的境界,掩映开合的不同层次,来体现粉彩山水自然天成的美感。我们作品乐平“王氏粉彩山水”衣钵传人,将在艺术大师、社会各界的关照下,继承祖辈的优良艺术传统,创造更加美妙的艺术精品,以告慰先辈的在天之灵。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Copyright © 2012 景德镇市传统粉彩瓷研究院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邮箱:jdzcyjyx@163.com  赣ICP备1901296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