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 甜白釉薄胎手杯
骨瓷茶具
从上面的两幅图我们就能感觉到,白瓷与骨瓷从直观上看很不容易区分,因此初次接触陶瓷的人很容易将二者混淆。我国瓷器制作的历史悠久,品种繁多,白瓷与骨瓷都是其中的一个品种,了解这两种陶瓷的区别有助于我们研究中国陶瓷的历史,同时也能在陶瓷收藏中去伪存真。
白瓷一般是指瓷胎为白色,表面为透明釉的瓷器。景德镇陶瓷中五代窑址是南方地区已发现的最早白瓷产地。宋代白瓷以河北曲阳的定窑为代表。元代纯白瓷的制作已趋于低潮,景德镇枢府器卵白釉的烧制成功,对明代白瓷的成就有很大作用。明永乐时期的甜白釉是白瓷史上的最高成就。
骨瓷也叫骨质瓷,是用骨粉加上石英混合而成的瓷土,质地轻盈,呈奶白色。骨质含量越大,在制作过程中就越易烧裂,所以成品就越贵。骨瓷成品质地轻巧、细密坚硬、不易磨损及破裂、有适度的透光性和保温性、色泽呈天然骨粉独有的自然奶白色,或是有点微微奶黄。区分白瓷与骨瓷的方法有很多,但基本都会从重量、器型、颜色、声音上来区分。
重量上面白瓷、骨瓷两者进行比较的话,一样的瓷形的重量一般说来是白瓷稍重,骨瓷较轻。
器型上分辨,因为工艺和原料的原因,骨瓷相对于白瓷而言胎质更薄,器形更圆润光滑,透光性更好。
颜色上,白瓷一般呈现纯白色,骨瓷釉色亮丽,色泽则呈现出一种自然的乳白色,骨粉含量越高则越趋近于乳白色。
从音色上来讲,白瓷较重较厚,两个碗相碰发出的是“叮”的声音,基本没有回音;而将两个高档骨瓷的碗进行碰撞,发出的是和敲钟一样清脆的“铛”的声音,并且有回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