顺治一朝只有17年,正处于明末清初更迭的转变时期。在当时瓷器的烧制并没有得到人们的重视,历史温馨记载并不多。当时瓷器在造型方面有些沿袭了明末天启、崇祯时期瓷器的遗风,但也出现了一些新型品种,下面就具体介绍一下鉴定顺治瓷器的方法:
清初官窑瓷器烧造时断时续,产量减少,朝代更迭的动荡环境,使许多原先为御器厂烧瓷匠师为了生活所迫,投身到民窑造瓷业中,他们带来了先进的制瓷技术,促进了顺治民窑瓷器的发展,同时在某种程度上也促进了官窑的生产。民窑器多造型古朴稚拙,胎体厚重,器足宽厚,多为砂底。釉质青白,多白中闪青,如鸭蛋壳色。釉面以光亮不足的卵青色为多,一些琢器釉面较厚,常使淡色青花模糊不清,并保持明代在器口施酱黄釉的特点。青花色调大致分为四种,其中的翠青色与康熙青花相似,不施青花的五彩器居多。
图案纹饰,内容新颖。流行的纹饰有,洞石花卉、麒麟、芭蕉、人物故事,还有画中题句等。器足演变为滚圆的泥鳅背状,底部可见螺旋纹,此时已流行明末出现的宽圈足的双圈底足。款识,分官窑款与干支纪年款,有楷书、隶书和篆书。外底施白釉,内双圈青花书“大清顺治年制”六字楷书官窑款,是少见的顺治官窑器,制作精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