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德镇市传统粉彩瓷研究院


新闻资讯

Category Classification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收藏聚焦

收藏马未都——为收藏而生

来源:景德镇市传统粉彩瓷研究院 时间:2014-07-31 编辑:张博 点击:1185

1981年,《中国青年报》以一个整版的篇幅,刊登了一篇爱情小说《今夜月儿圆》。在5000万读者的热捧下,一位机床工直接调入《青年文学》杂志社成为编辑,这个幸运儿就是马未都。

今日的马未都,鲜少有人会将文学这个标签贴在他身上。更多的人将他定义为内地著名私人博物馆的馆长、文物鉴定专家、文物类图书作家。从一个草根变身为大收藏家,马未都一路走来,鬓色渐白,眼力劲儿却愈加地道。半生收藏下来,历经厚重历史的藏品,也让马未都的收藏人生更显质感。

马未都 中国名瓷网

菜市场里逛出大藏家

许多人认为,马未都人生的分水岭是在1997年。那年,由马未都创办的内地著名私人博物馆——观复博物馆在北京琉璃厂开门迎客,首个大展展出了马未都多年来收藏的明末清初青花瓷器。

翻开马未都的收藏史会发现,其收藏时间并不算长,却颇具传奇。《中国青年报》刊登的文章,让马未都从工人变成知识分子,并且一步跨入顶尖作者的行列。作为《青年文学》最年轻的编辑,马未都与苏童、王朔、莫言成为好友。

上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马未都与王朔、刘震云等人,组建了“海马影视创作室”,顺势推出《编辑部的故事》、《海马歌舞厅》等电视剧,成功赚了几百万元。但当时太过热闹的文坛,让马未都在《海马歌舞厅》还未拍完时便退出,专心从事文物收藏。

“文物就像雪茄,文学就像卷烟,吸了雪茄以后就特别不爱吸卷烟,觉得卷烟没味。所以,一旦喜欢上文物以后,很难再继续钟情于文学。”马未都这样解释从文学到文物的兴趣变化。

其实,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马未都就开始“浪迹”菜市场遍地找宝贝。当时正是中国艺术品最不值钱的时期,全国都没有特别像样的古玩市场,一些卖菜的农民到北京来卖菜,顺便带上自己家里的老物件,引来识货者的高价购买,这构成了最初的文物交易。当然,最主要原因是那时的文物买卖是非法的,文物贩子只好混迹在菜市场里面,或者把摊儿摆在山上。

马未都每天都要在上班之前逛逛菜市场或爬爬山,玉渊潭公园门口、前门的菜市场,后海、潘家园的小土包……对马未都而言,天天起个大早看看菜市场里面出现什么稀罕物件就是享受,当然,最兴奋的莫过于每个月花上几块钱,搬回一两件心仪的宝贝。

当时的文物贩子有个别称:“包袱斋”——铺一块布,摆上东西,在土山上居高临下,远远看见查抄的人过来,就把包袱一系,作鸟兽散。马未都在闲逛中,淘来各种鼻烟壶、手炉、瓷罐、小玉牌等。至上世纪90年代,他的收藏已初具规模,拥有陶瓷、古家具、玉器文玩等藏品逾千件。

马未都 中国名瓷网

虽说“捡漏” 也“打眼”

让马未都的收藏之路如此与众不同的原因是,和文物圈里的年轻玩家不同,马未都不仅热爱收藏,更爱研究这其中的历史和文化渊源。

为了熟悉不同年代、不同窑址、不同工艺的瓷器,他四处拜师。“当时我拿着瓷器找谁谁都不理我,说我是傻帽儿。”马未都感慨。

马未都对瓷器的研究,细致到形状、纹饰、颜色。“比如,康熙时代的龙盘,龙的眼睛露出凶光,让人不敢直视,体现了清朝初期改朝换代后的顽强生命力,而乾隆时代的龙神态祥和,体现了乾隆盛世歌舞升平的景象。这些瓷器背后传达的信息能体现当时的国家状态,时代背景不同,瓷器的特征也会不同。”

为了搞清各个历史时期的瓷器特征,马未都一有时间就会泡在故宫博物院。他总是想办法看到一个藏品所有的面,这甚至让故宫博物院的看管员以为他可能是一个“艺术品大盗”,并盯上了他。一次,马未都带着一个大手电筒去故宫看陶瓷,刚照着瓷器,工作人员就迅速扑上来阻止。

马未都在文化的钻研上到了极致,单单他这些年的出版物就可以看出其出版的每一本关于收藏的书都费尽心血。

1992年他的《马说陶瓷》一书,被读者视为传统文化的启蒙读物;他写了《明清笔筒》等文物鉴赏和研究文章,并参与编写《中国鼻烟壶珍赏》。从2008年元旦至2009年初,马未都在央视《百家讲坛》做“马未都说收藏”系列讲座50余讲。中华书局2008年同步出版的“马未都说收藏”系列图书,总销量突破100万册。2011年开始,他又出版《醉文明》系列丛书。

不仅是古瓷器,马未都对古家具同样有着极大的兴趣,在居住条件并不宽裕的上世纪80年代,马未都家里总被各式各样的古旧家具挤得满满当当。但是,当时保存完好的古家具很多都在偏僻荒远的农村,收藏起来非常困难,他通常要跋涉十几个小时到农村实地寻找,也不是每次都能寻宝成功。

不过,彼时的马未都,“捡漏”虽多,但也“打眼”。因为当时人们对于收藏这个词几乎没有概念,都努力在攒钱买电视机、自行车,艺术品几乎无人问津,谁又想到去作假呢。当然,资深玩家也有走眼的时候。大概1991、1992年,有人给马未都介绍了一位天津藏家,他来到这位藏家家中,对方拿出一件市值160万元的物件,开价16万元,马未都欣喜若狂,以为又一次“捡漏”成功,砍价到8万元后成交。结果拿回家后仔细一看才发现,那其实是一个貌似“天衣无缝”的仿品。

收藏大家变身博物馆长

在别人将收藏当作财富积累或投资手段时,马未都把收藏当作文化乐趣。他一直有一个心愿,成立中国第一家私人博物馆。

1995年是中国艺术品拍卖市场走向成熟的一年,79家艺术品拍卖公司通过筛选,首次取得艺术品拍卖经营资格。从这一年开始,文物收藏人群逐渐增多。2002年,新《文物法》正式颁布,这为文物公开买卖提供了法律依据,文物收藏人群从此以几何级数增长。

在此之前,马未都的收藏路径和目标也悄悄嬗变。从1992年起,马未都开始参加拍卖会,他甚至辗转到香港参加拍卖。1994年前后,国家允许一定范围内的古玩交易,马未都开始系统地整理自己最初只凭着喜欢收藏来的宝贝,卖掉一些重复的藏品,并开始有了开办博物馆的想法。

1996年,丹麦哥本哈根市市长来北京访问,专门点名想看看中国有没有私人博物馆,北京市文物局借势就批了我们的申请。作为中国第一家私人博物馆,观复博物馆自1997年1月正式对公众开放以来,就自觉担负起将流失海外的中国文物收回中国的义务。

观复博物馆刚成立时坐落在琉璃厂,如今迁至朝阳区金盏乡,其中书画馆500平方米、古代家具馆450平方米、古代器物馆350平方米,并在杭州、厦门等地建有分馆。

Copyright © 2012 景德镇市传统粉彩瓷研究院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邮箱:jdzcyjyx@163.com  赣ICP备1901296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