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欧洲艺术基金会委托编写的《2011年国际艺术市场:艺术品交易25年之观察》显示,2011年中国在全球艺术品市场所占份额有2010年的23%上升到30%,首次超越了此前多年居于冠军地位的美国,成为全球最大的艺术品市场。不仅如此,中国艺术品市场企业和机构的参与也越来越高。尤其是2009年国内艺术品拍卖市场进入“亿元时代”以来,艺术品价格大幅攀升使得传统的藏家或者单一的收藏者实力已不足涉及精品市场之后,收藏企业化、机构化的趋势就越来越明显。
关于企业和机构品频频介入收藏,这里有一组数据。2004年南京天地集团在北京翰海春拍上,以6930万元将陆俨少的《杜甫诗意百开册》买下,这一价格创下了当时中国书画的最高价。2005年起,湖南电广传媒每年就固定斥资买进徐悲鸿、李可染等现代名家书画作为企业的资产;2007年,泰康人寿以4032万元拍得陈逸飞《黄河颂》。2009年,新理益集团砸下12个亿,买进了包括以1.69亿元成交的明代吴彬《十八应真图》等众多藏品。2010年,新理益集团又以3.08亿元拍得王羲之《平安帖》。2012年,凤凰出版传媒集团以2.162亿元拍得《过云楼藏书》。到了2013年,万达集团在佳士得纽约拍卖夜场以约1.72亿元拍下毕加索名作《两个小孩》;宝龙集团在北京保利秋拍以1.288亿元拍下黄胄《欢腾的草原》。
据最新发布的《中国机构收藏调查报告》显示,2012年全年企业收藏资金达到了450亿元,涉及的领域也很丰富,除了传统的艺术品类,当代艺术的收藏比例明显增加,并开始出现针对外国艺术品的企业收藏。
对于企业为何热衷于收藏领域。大概有几个目的:一是企业通过购买艺术品来反哺社会,将企业藏品与大众分享,建立博物馆或美术馆;二是处于企业家个人爱好。企业拥有一定经济实力后,为了提升企业的知名度以及提升个人的品味,将收藏作为经营企业之外发展的另一个手段;三是看中了艺术品巨大的投资回报。
除此之外,更多的企业参与收藏,恐怕还与近年来中国房地产频遭打压和股市毫无起色有关。在这种情况下,企业将投资转移到艺术品市场也是在情理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