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有关陶瓷的介绍文章里,有一个词会频繁的出现在大家的视线里,那就是“釉里红”。在谈到景德镇陶瓷时,“釉里红”也每每被提及,比如青花釉里红。那么究竟什么是“釉里红”,我们又该如何对釉里红瓷器进行鉴定呢?
釉里红是瓷器釉下彩装饰手法之一,据记载,釉里红是元代江西景德镇创烧,它以铜的氧化物为着色剂,高温还原后呈现红色。古代瓷工在制作釉里红瓷器时,先要在瓷坯上描绘图案,然后施上一层透明釉后,再进窑在1300℃左右的高温中一次烧成。釉里红烧制难度很大,对火候的要求极高,火候不到,呈现黑红色或灰红色;火候稍过,铜离子便挥发,从釉层中溢出,呈现特有的飞红现象或干脆褪色,纹饰不连贯。
元 釉里红龙凤纹梅瓶
明洪武 釉里红缠枝莲花卉执壶
清康熙 青花釉里红山水瓶
釉里红瓷器在明洪武年间得到极大的发展,瓷器呈色浅红而带灰色,装饰以线描为主,纹饰有缠枝菊纹、缠枝牡丹、缠枝莲等。清康熙年间瓷器,其釉里红比较鲜亮,纹饰也比较清晰,浓淡相间。康熙瓷器有一个新的创新,那就是用釉里红书写文字,其鲜艳的颜色,加上工整的字体,构图精美。清雍正时的釉里红呈色鲜红且有层次,烧造得极为成功,可谓历史高峰。当时器型有盘、碗、瓶等,纹饰以三鱼、五蝠为多见。在景德镇陶瓷中,青花釉里红久负盛名,青花釉里红最大的特点是"窑变色"。
如今釉里红瓷品开始走红国际市场,其色调红透艳丽是主要原因之一,另外,这类瓷品烧制工艺极难掌握,造成釉里红瓷传世成品数量稀少而弥足珍贵、价位至今居高不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