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了清代,作为民窑瓷器,虽然与官窑一样,都有了一定款识题写规范,在具体样式上,清各朝款识的随意性仍较大:
顺治朝民窑款有篆书堂名款,如“玉堂佳器”、“继善堂”、“梓桑轩”等;有各式花押款、伪托款;祭器多用干支纪年款。
康熙民窑款识更为多种多样,有图记款,如秋叶、角、爵、方胜、杂宝;还有寓意性图案,如一枝笔、银锭、如意组合为必(笔)、定(锭)、如意等;私家款如“杏林春宴”、“北庆堂”、“益友堂”、“若深珍藏”等;还有“文章山斗”之类的闲章款;仿前朝的寄托款,以仿嘉靖款居多。
雍正朝民窑器大多数落各种堂名款,如“正谊书屋”、“百一山房”、“澹宁堂”、“望吟阁”等,还有灵芝、香炉、团花款、方块款、豆腐干款、四朵花款等。
到了乾隆时,民窑款形式极其丰富,堂名款和花押款大体与正朝相同,故鉴定时有一定的难度。乾隆朝首次出现草记款。乾隆朝款,字体最多,书写排列形式也最多,且官民窑款字体易混淆。一般来讲,与官款相比,民窑款大都较为粗糙、草率,亦有仿宣德、成化款等。
嘉庆民窑器一般为六字篆字方款,亦有“嘉庆年制”四字款,大多十分草率,有的仅写半边字,还省减笔划,称为草记款,故十分难认。堂名款以“行有恒堂”、“嘉荫堂制”、“植本堂”等为多见。花押款除部分沿用乾隆时期的之外,新出现蝙蝠、桃子等款识。
道光朝民窑款器亦多有六字或四字纪年款,一般均不太规整,开始出现百结图记款。
到了清后期,民窑款则多无定制,形式较多,同治时多有“同治年制”四字篆书戳记印款及抹红款,光绪时多伪托款,一般是“康熙年制”或“若深珍藏”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