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德镇市传统粉彩瓷研究院


新闻资讯

Category Classification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收藏聚焦

高古瓷收藏真假难辨

来源:景德镇市传统粉彩瓷研究院 时间:2014-07-31 编辑:张博 点击:2188

瓷器收藏中,高古瓷历来是收藏家关注焦点。相对于明清瓷器而言,元宋唐瓷器时代早,高于明清之上,且存世稀少,所以称之为高古瓷。高古瓷的价值在于,一是年代久远,已不容易获得;一是唐宋以前较好的瓷器,都有气势,质朴古拙,耐人寻味,后世的瓷器做工固然细腻,但神韵却不如先代。在陶瓷收藏界,高古瓷收藏是一个相对较新的分支,这是因为过去老窑瓷器相当少见。元代以前陶瓷器绝大多数都是日用器,在漫长的岁月流逝中这些日用器基本上没有流传下来,只有宫廷里相对还有一些官窑器留存。由于传世品少之又少,人们对高古瓷器的认识不足,也无法把握高古瓷器的鉴定要点,因而高古器的价格相当高。近年来,随着高古瓷器市场需求的不断增加,现在的古玩市场里,高古瓷器造假越来越多,藏家很容易上当。这些高古仿瓷做工精湛,每一件都是高级定制加工,收藏家们通常都是真假难辨。

但其中仍有规律可循。器型、纹饰、款识、釉彩和工艺是鉴定古陶瓷真伪传统意义上的重要指标。首先从釉面的造假来看,赝品的剥釉是用电动刻笔钻下的,表面有坑,而古陶瓷上的自然剥釉呈大小片状或颗粒,有棱角,器物周身可见。另外,自然风化的剥釉古瓷,釉面通常有光泽度,而经酸处理的赝品,表面暗淡无光。从岁月的痕迹上来看,赝品是人为用砂纸打磨出来的,方向明显且不自然,而古陶瓷的使用痕迹杂乱无章并不规则。值得注意的是,手法再高明的造假者,也仿造不了古瓷器的胎质。古代瓷器人工炼泥,胎泥还要放置多年,导致烧制出来的陶瓷胎质疏松,细看可见细小的气孔,而现代赝品的胎泥是机器磨的,非常细密光滑。”

古陶瓷的造型和釉色有着鲜明的时代印记,是重要的判定依据。断代的要领是掌握陶瓷的造型和釉色特征。如钴蓝釉瓷器,其上限不早于元代早期。比如梅瓶,宋代开始流行,元、明、清都有,但每个时期的曲线有所不同。宋代的梅瓶身体修长,圈足,古朴秀美。到元代则下身加粗,体形变大。到了明代早期,其口又改为卷唇口,下身较胖,这一时期梅瓶造型最美。此外,从釉色来看,定窑的白釉,汝窑、耀州窑、越窑、龙泉窑的青釉,建窑的黑釉,钧窑的紫釉等都是其显著的特征。

蛤蜊光曾经是瓷器鉴定的重要标准之一,不过,蛤蜊光已经不能为我们的鉴定工作提供更大的帮助了,因为现在的造假者甚至能逼真地做出蛤蜊光,使赝品在光线的折射下产生七彩光。另外,对于高古瓷器的仪器检测也不能过于迷信,现在的仿品完全可以达到与真品的元素比例一样的水平。

高级定制高古陶瓷收藏的第一步应该从瓷片收藏开始。收藏家们选择收藏品要提高自己的眼力,光读书本看图录行不通,应该多摸、多研究瓷片的质感,这样才能练出好手感。而且现在收藏圈里,瓷片收藏也开始逐渐形成规模了。

Copyright © 2012 景德镇市传统粉彩瓷研究院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邮箱:jdzcyjyx@163.com  赣ICP备1901296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