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瓷的发明,是进入新石器时代的标志之一。随着农业的出现,定居生活的需要而诞生了陶器。我国制陶技术早在8000多年前的新石器时代就被我们的祖先掌握,其中尤以彩陶艺术历史的悠久和造型纹饰的丰富而著称于世,在我国灿烂的古文化里占有重要的地位。
现在中国名瓷网就带您来追述一下中国民间陶瓷的历史:
汉代釉陶朴素中显洒脱
汉代的釉陶得到很大的发展,除日用器皿外,陶俑、井灶、楼舍等陶塑小品极为突出,具有高超的技巧和朴素、洒脱的艺术风格。
魏晋南北朝进入新时期
魏晋南北朝时期制瓷业已有一定规模,其胎质造型釉色已有很高的水平。唐代已有不少名窑,如被称为“似玉”、“类雪”的越窑和邢窑,这表明中国陶瓷艺术进入一个新时期。洪州窑亦为唐代名窑,窑址在今江西丰城县一带,创烧于南朝,停烧于晚唐。其品种主要有青釉和褐釉两大类,装饰手法为划花、印花、镂空、堆塑等。
宋代陶瓷成熟期
宋代被称为我国陶瓷的成熟期,在继承历代陶瓷工艺成就的基础上作了创造性的发展,各地窑址犹如星罗棋布,形成相互竞芳的局面。民间陶瓷在这种蓬勃发展的大环境中,在士大夫文人美学思想影响下,打破官窑的传统装饰技法,融会了市井文化的内涵以及少数民族文化特征而发展起来。如当时的民窑滋州窑、耀州窑、吉州窑等产品清新质朴豪放大气,是民间陶瓷的典型。
元代景德镇釉里红有特点
元代景德镇湖田窑创烧的釉里红很有特点,它是以铜红料在还原气氛中烧成的釉下彩,还原铜红在高温下易挥发,因此烧制难度大,不易产生层次丰富、浓淡相间的效果。只能以单线平涂,致使纹样风格显得简朴粗略。高的釉里红能达到这样的效果是不容易的。
明清两代的进步
明代青花瓷是这一时期民间陶瓷的代表,型制简约的特点保持了宋元时期的余风。其产地除景德镇外,山东、河北、山西等地均有青花瓷的烧制。清代陶瓷有了进一步的发展,在造型、釉色、彩绘等方面都有不少创造。据《陶冶图说》称:景德镇袤延仅十余里,……民窑二三百区,工匠人夫不下数十万,借此食者甚众。清代民间陶器仍具有旺盛的生命力,少数民族地区的陶器如雨后春笋、众彩纷呈。
中国名瓷网启示:近万年的发展历程,使陶瓷遍布人们生活的每个角落,长期植根于民间,具有极大的普遍性与普及性。陶器既是美术发展的源流,又是造型艺术历史最早的篇章,民间陶瓷就是在优秀的彩陶艺术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我们不能忘记老祖宗给我们留下的宝藏,必须积极的继承和发展,只有这样,才能够让这时间的记录者---陶瓷,永久的成为我们历史的闪光点,才能让后人看到她的美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