粉彩瓷又叫软彩瓷,是景德镇窑四大传统名瓷之一,是以粉彩为主要装饰手法的瓷器品种。粉彩是一种釉上(在瓷胎上)彩绘经低温烧成的彩绘方法。粉彩瓷器是清康熙晚期在五彩瓷基础上,受珐琅彩瓷制作工艺的影响而创造的一种釉上彩新品种。粉彩深受西方珐琅彩的技法也就是受西方油画的写实技法的影响,与五彩相比,更注重景物阴阳相背、翎毛质感、人物神态等方面的表现。
珐琅彩由于是外来的釉料,材料的成本非常高,工匠要求的非常严格,所以它不适合普及,康熙晚期,景德镇的工匠利用粉彩的特性去追求珐琅彩的效果,使之普及流行起来。《陶雅》中记载,康熙彩硬,雍正彩软。软彩者,粉彩也,彩之有粉者,红为淡红,绿为淡绿,故曰软彩也。粉彩其实是在五彩加入了玻璃白,使之颜色有了一定的过渡,这也就是粉彩的表现力。到康熙晚期,五彩就开始衰退,粉彩诞生了。
康熙经过六十年的发展,百姓生活明显复苏,人们生活趋于安定富足,主观上需求一种温和的生活状态,表现到艺术上,就是硬彩到软彩的转化。但是康熙晚期的粉彩处于初创期,工艺技术不够成熟稳定,没有大宗生产,制作较粗,仅在红花的花朵中运用粉彩点染,其他纹饰仍沿用五彩的制作。目前主要发现有两个品种:一是白地粉彩器;一是绿、黄、紫三彩瓷上加有胭脂红(金红)彩。五彩较之粉彩仍为康熙朝主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