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事艺术品收藏要了解的十大铁律 .
.
艺术品收藏,没有一双“火眼金睛”,很难在这个市场出人头地,实现收藏和投资的价值。修行不深,往往会在艺术品收藏过程中“踩雷”。这里总结了一些收藏的铁律,分享给朋友。当然,很多资深藏家自然知道并在实践这些定律。
.
艺术性第一,年代第二
.
收藏艺术品的朋友往往看重“年份”,而忽视藏品本身的艺术性。有的古物“年份”很足,却不具艺术性或艺术性甚低,则不宜纳入“艺术收藏”范围。如宋元时期的青白瓷圹碗,出土量非常巨大,真正具备艺术收藏价值的并不多,还不如年份短得多的清代艺术瓷。
.
宁收碎玉,不藏全瓦
.
艺术品有时因各种原因难保十品,尤其是古玩,经历岁月沧桑,常难达十分之完整度。当一件精彩但有残损的作品和一件品相完善却平庸的作品在你面前,您如何选择?收藏的原则是“宁为玉碎不为瓦全”。另外,核心部分和关键部分若缺损也须放弃。如明代德化窑观音像,若缺一手,可藏;若缺在头脸部,则不可藏。
.
宁收小名头精品,不收大名头烂品
.
作者知名度是艺术收藏投资必须考虑的一项,但是,并不等于说“知名度越高越有收藏投资价值”。值得注意的是收藏原则仍然是艺术性第一,知名度第二。
.
不是所有名家作品都有价值
.
其一,有的大名家名实难副。在中国内地这种逆淘汰的体制下,平庸者往往居上位,杰出者却居于野;其二,即使是名副其实的名家,其作品也不是每件皆优秀。应酬、情绪低落等原因创作出来的作品,往往不尽人意。另外,在艺术家一生的艺术生涯中,其早、中、晚期的作品水平悬殊往往是非常大的。
.
只收好的,不收贵的
.
好作品,这关乎收藏投资者的艺术鉴赏水平。作品的贵贱,须与艺术品的质量联系起来考量,而不是仅仅看其一平尺多少。“艺术无价”不等于“艺术品无价”,艺术品一旦进入市场,那么它无论多么“伟大”都是有价的。另外贵与不贵需联系作品艺术水准及其艺术家的发展前景来辩证判断。
.
切忌遍地开花
.
当代艺术家多如牛毛,群星璀璨。收藏投资爱好者没必要“见好必收”“遍地开花”。除非你资金特别雄厚,精力特别旺盛。否则最好选取一两家或两三家。总之在选择艺术家上要重质量,而不是重数量。
.
不收跟风作品
.
不可否认,一切艺术家的作品都或多或少地融入自己的个性成分,即使临摹品也有临摹者个性的投射。成功艺术家的作品必须具备鲜明的辨识性,具有强烈的原创精神和创新意识,即使不看落款,也能看出是某家的作品。
.
不收花哨作品
.
“自由之思想,独立之精神”不仅是对学者的要求,也是对艺术家的要求。艺术家只有精神独立才有可能具备原创精神和创新意识,才有可能在作品中体现鲜明个性。对于作品思想的平庸和卓异自能分辨,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另外,比较“省力”的捷径,就是去了解作者学养、文字、言行等信息。作品思想不平庸的艺术家在其人生的其他方面肯定也是不平庸的。
.
只收艺术家作品
.
政界名人、学界名人、名作家、大科学家、影视明星、体坛明星、名僧名道等名人作品,除非其本人同时又是造诣不低的书画家,否则其作品皆不宜收藏。他们的涂鸦之作可以当做“名人墨迹”收藏,但绝不可以当做艺术品收藏投资。
.
淡化捡漏意识
.
最后特别注意的是因一心想捡漏的迷思导致痛失交臂和吃大亏的事每天都在艺术市场上演,收藏时切记理性入市。
.
(图文自网络,仅供欣赏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