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德镇市传统粉彩瓷研究院


陶瓷百科

Ceramic

当前位置 :首页 > 陶瓷百科 > 瓷都艺术文化渊源

始于清朝末年瓷版画 发展的百年之路
始于清朝末年瓷版画 发展的百年之路
瓷版画,又称瓷画,作为一种文化载体,发端于瓷都景德镇,由景德镇烧瓷艺术演绎而来,形成于南昌,主要流传分布在南昌市、景德镇、九江等及邻近省市。是瓷器文化与绘画艺术的完美结合,传承了赣...[详细]

2014-07-29

说瓷“耳”
说瓷“耳”
陶瓷器的部位有口、颈、肩、腹、胫、足之分,颈肩部常有附加部件,名之为“耳”。耳多见于瓶罐类器物。《考工记·栗氏》:“其耳三寸”,疏:“此釜之耳,在旁可举。”设“耳”原是起到提举的作...[详细]

2014-07-29

宋代陶俑
宋代陶俑
北宋时期,由于社会稳定,经济繁荣,盛葬之风重又兴盛,明器品种繁多,除陶质品外,还有木质、石质、瓷质等。[详细]

2014-07-28

宋枕又名警枕
宋枕又名警枕
中国古代有一种很少有人使用的枕头,式样简单,截一段圆木缀上小铃。枕在上面极不舒服,须小心翼翼,保持半睡半醒状态,意在小憩,避免沉睡过上。否则,枕攲动,人惊醒。此枕被文人赋予了一个极...[详细]

2014-07-28

寿州窑产品的釉色特点
寿州窑产品的釉色特点
寿州窑是目前安徽省发现的古代瓷窑遗址时代最早的一个窑口。它是我国唐代著名瓷窑之一。唐人陆羽在《茶经》中,将寿州窑列在当时名窑的第五位,居江西洪州窑之前,并指出:“寿州瓷黄”。它以出...[详细]

2014-07-28

宋元时期的定窑及定窑系
宋元时期的定窑及定窑系
宋代是中国制瓷工艺百花争艳的时期,瓷窑遍及南北各地,民窑迭出、品类众多。闻名于世界的宋代五大名窑:定、汝、官、哥、钧窑,就产生于这个时期。这五大名窑在各自材质的基础上,利用传统工艺...[详细]

2014-07-28

宋代瓷器各窑主要款识
宋代瓷器各窑主要款识
越窑,所见的纪年款基本上都是北宋的,年号有“太平戊寅”(978年)、“淳化二年”(991年)、“熙宁四年”(1071年)等,这种四字纪年款与后代的同类款只已无多大差别。也有款识文字...[详细]

2014-07-27

世界早期的制陶成就
世界早期的制陶成就
陶器的发明并不是某一个地区或某一个部落古代先民的专利品,它是人类在长期的生活实践中,任何一个古代农业部落和人群,都能各自独立创造出来。古代埃及、西南亚、印度、波斯及希腊的劳动人民,...[详细]

2014-07-27

宋代哥窑以及以后各时期的特点
宋代哥窑以及以后各时期的特点
哥窑是宋代五大名窑之一,以纹片著称。明代《格古要论》中有这样的描述:“哥窑纹取冰裂、鳝血为上,梅花片墨纹次之。细碎纹,纹之下也。” 其特征可归纳为:黑胎厚釉,紫口铁足,釉面开大小...[详细]

2014-07-27

身份特殊的耀州窑
身份特殊的耀州窑
陕西铜川、耀县交界的黄堡镇一带,地处陕北黄土高原南缘,盛产煤炭、陶瓷黏土和耐火材料。这里交通方便,水源充足,历来是烧制陶瓷的重要场所。 自上世纪五十年代开始,陈万里、冯先铭等专家多...[详细]

2014-07-27

宋代青花瓷的特点
宋代青花瓷的特点
宋朝从960年到1279年,唐青花经过初创期以后,并没有迅速发展起来,而是走向了衰败。到目前为止,我们能见到的宋青花只有从两处塔基遗址出土的十余片瓷片。[详细]

2014-07-26

世界各地是如何学习景德镇的制瓷技术的?
世界各地是如何学习景德镇的制瓷技术的?
中国古瓷的外传,所及之处,国外人士无不仰慕倾倒,视为奇珍异宝,饮誉极隆。但由于运费昂贵,要买一件瓷器真是难上加难,因此,常常有外国人专程来中国学习景德镇的制瓷技术。[详细]

2014-07-26

商周战国石器的陶瓷发展特点
商周战国石器的陶瓷发展特点
商代是我国奴隶制的发展时期,约为公元前16世纪~前11世纪。早期便设有分工制度,陶瓷的生产独立成为一个部门,受到重视,主要生产灰、白陶。商代中期产生了我国目前发现最早的原始瓷器和...[详细]

2014-07-26

商代陶器的发展及特点
商代陶器的发展及特点
由于商代历史长(一般认为有六百多年),文化面貌比较清楚,商代的陶器前后差别较大,一般分成分成三个时期:   商代早期的陶器:以泥质灰陶为主,夹砂灰陶较夏代为多,有少量红陶、棕陶和白...[详细]

2014-07-25

世界早期的制陶历史
世界早期的制陶历史
陶瓷的发明并不是某一个地区或某一个部落古代先民的专利品,它是人类在长期的生活实践中,任何一个古代农业部落和人群,都能各自独立创造出来。古代埃及、西南亚、印度、波斯及希腊的劳动人民,...[详细]

2014-07-25

Copyright © 2012 景德镇市传统粉彩瓷研究院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邮箱:jdzcyjyx@163.com  赣ICP备1901296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