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器与瓷器是具有一定区别的两个不同体,陶器是有釉,瓷器则是无釉的。在很久以前的商周至战国时期,我国的南方地区使用瓷石生产的被称为硬质陶器,它的胎质其实已经达到了瓷化程度,敲击的声音清脆悦耳,因此也属于原始瓷的范围当中。
陶器与瓷器最大的两大区别就是一个是使用的彩料,另一个是烧制的温度,两者缺一不可。陶器能够运用像瓷土在内的各种的矿物黏土进行制作,烧制的需求的温度也相对较低,大部分在700到1000摄氏度之间,胎体基本烧结,遇到水介质基本不会再分解,但是气孔率以及吸水率还是非常的高。在显微镜的观察下,存在极少的玻璃相莫来石结晶体,换一种解读的方式就是没有瓷化,敲击时发出的声音沉闷。但是瓷器使用的是氧化铝含量相对较高的瓷土也就是高龄土进行烧制。在烧制的过程中所需的温度至少在1100摄氏度以上,胎质本身已经瓷化,在显微镜的观察下可以看到存在很多的莫来石结晶体,气孔率以及吸水率非常的低,敲击发出的声音清脆。
胡发烟《松鹰图》
一、烧成温度不同
陶器烧制的温度基本都低于瓷器,最低可以达到800摄氏度以下,最高可以达到1100摄氏度。瓷器的烧制温度一般在1200摄氏度以上,有的甚至可以达到1400摄氏度左右。
二、坚硬程度不同
陶器在烧制的过程中需要的温度低,也导致胚体没有完全烧结,敲击发出的声音闷,本身的硬度较差,有的用钢刀甚至可以划出划痕。瓷器则不同,由于其烧制的过程中温度较高,本身烧结,因此很难用钢刀划出划痕。
三、透明度不同
陶器的胚胎不管使用多薄的都不会有半透明的效果,但是瓷器相反,不管是用的胎体的厚薄,都拥有半透明的效果。
四、釉料不同
陶器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挂釉一种是不挂釉;瓷器的釉料也分为两种,一种是高温下与胎体一次烧成,也就是在高温素烧胎上再挂低温釉,在经过第二次低温烧成。
胡发烟《喜事多》
瓷器与陶瓷虽然是两种不同的物质,但是两者之间也存在着密切的关系。假如没有制陶术的发明以及不断改进提升的陶器制作技术,在此基础上取得经验,瓷器是不可能独立的发明出来的。瓷器的发明是我们的祖先在长时间的制陶过程中慢慢总结经验,不断地了解原材料的性能,总结烧制的技术,积累丰富的经验,由此让生产的质量不断的得打转变结果。因此,从大范围的角度来讲,瓷器是由陶瓷发展而来的,可以说没有陶器就不可能有瓷器。瓷器的出现陶器并没有停止脚步,依然在继续生产,陶器和瓷器各自独立发展,而且从生活用品不断的转变到收藏艺术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