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一年中秋,又是一年月圆时。那个文人墨客笔下诗情画意的节日成为了我们追忆一生的传说。也许,现在的中秋节,除了买月饼、送月饼、吃月饼与以“团圆”为名的聚餐外,已少了许多的文化内涵。但每个人心中都有属于自己的“中秋节”。中国名瓷网藉中秋节日之际,与大家共同分享记忆里的中秋节,我们在年复一年的节日中,传承了什么,又丢失了什么?
对于中秋节,每每都有一些期待。或许小时候,中秋节给我留下了太多的回忆。小时候夹杂了“青红丝”的月饼的确不怎么招人待见,但我们有另一种月饼的记忆。那是母亲拎着装有油、鸡蛋、葡萄干、花生、芝麻、白糖,这许多配料的篮子骑车几公里到邻村去“打”月饼。或许是太过于感性,或许是文人笔下描写月亮的句子太美,中秋的月亮在我心中是极美的,也是充满幻想的。后来慢慢地,这种幻想逐渐转化为一种怀念——“海上升明月,天涯共此时”。当然,伴随着月亮的还有一些有意思的事儿。皓月当空,对月摆一张供桌,上面放着月饼、柿子、石榴、苹果、梨,而且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这些贡品慢慢地丰富起来。这些贡品要一直要放到第二天早上。到那时,这些吃的就成了我和弟弟的了。小时候很在意的这些吃的如今再不找不到那样的好滋味了。
关于中秋吃月饼有很多具有文化内涵的故事与传说,其中最著名的一说是:元末,朱元璋联合各路反抗力量准备起义。但朝廷官兵搜查的十分严密,传递消息十分困难。军师刘伯温便命令属下把藏友“八月十五夜起义”的纸条藏入月饼里面,派人分头送到各地起义军中,大家见了饼中字条,一传十,十传百,如约于这天夜里一起手刃无恶不作的“鞑子”(元兵),过后家家吃饼庆祝起义胜利,并正式称中秋节的圆饼为月饼。因此,在很长历史的时期里,甚至在上世纪末,许多月饼都贴有一方小纸片!只可惜,近些年来月饼已不见小纸片,月饼所含代代相传的特殊文化意思已经被忘却了。
在漫长的历史时光里,中秋节吃月饼吃的不是月饼,而是一种文化,是中华几千年来形成的古老文化习俗,它的意义不在吃,而在于一种文化氛围的形成、文化意识的传播。缺失了这样的文化内涵,“吃月饼”也就流于形式。更令人痛心的是最近几年“黄金月饼”、“天价月饼”等花样层出不穷,于是乎新名词“月饼税”也跃然纸上,一时间我们的月饼成为了贿赂的代名词,“中秋”这个节日也更趋于滥俗。
其实,只是中秋吗?在我们包括春节、端午节在内的传统节日里,在年复一年的时光流转中,我们不止一次地感叹越来越没味了!这个“味”大概已经被淹没在商品大潮之中了。因此,我们失落了。
对于这种”失落“,我相信每个人都有不同的体会,在传统节日里,我们小时候有过什么形式?长大之后,这些形式还存不存在?关于中秋你最怀念的是什么?
至此中秋佳节来临之际,中国名瓷网约你一起怀念那时的中秋。同时,也祝愿我们的老师、藏友、网友节日快乐,身体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