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时间,国务院决定取消和下放一批行政审批项目,“中国工艺美术大师”的评选虽未在“取消评比达标表彰项目10项内容”之列,但将不再由工业和信息化部等国务院部门主办而交由民间组织性质的“中国轻工业联合会”进行评选。消息一出,顿时引发了各方的思考。但总体上,传递出一个信号:延续34年之久的“中国工艺美术大师”评选正在逐渐走向“去官方”化。
“大师”这个词,本是一个历史文化概念。何谓“大师”?在学问或艺术上有很深造诣的人,我们尊称为大师。另外,我们又不能单方面看学问,看造诣,还要看他的道德、人品。譬如季羡林,被誉为中国大陆的“国学大师”、“学界泰斗”、“国宝”。这样的称呼,并不是季羡林通过评选评出来,更不是通过各种手段争抢过来的,而是经过时间的验证,人们对学术造诣的深深折服。
回望历史,我们熟知的黄宾虹、潘天寿、齐白石、张大千等“自然形成”的大师,都不是以官方的评选大师而著名,这比真正评出来的大师有更大的说服力。
评选中国工艺美术大师的初衷和主要目的,我们并不怀疑——调动从业人员的积极性,更好地发挥创造性。但随着时间的推移,日益“数量化、任务化”的评选,让这些评选出来的大师的含金量大大折扣。以前,一个省的“国大师”寥寥无几,而到后来,各个省的名额多起来了。事实上,一个地方真的有那么多大师吗?人们不免要打一个问号。
这次,官方的放权,传递出改革的信号。这说明评选更注重“行内、业界”领域的真才实学。但这只是去官方化之路上,万里长征的第一步,评选涉及到一系列的评价体系,从有效的监管到公平、公正的评定再到社会的认可,怎样让“大师”实至名归,让真正称得上大师的艺术家在其领域内对人类的人文精神和艺术思想起到推动的作用,才是评定大师的唯一目的。
相信,这样一个信号,让目前市场上一些奉行“大师主义”的藏友得到了一丝清醒,更给试图以“大师”的名号混迹艺术界的人敲了一声响亮警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