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7日,伴随着数百件略有瑕疵的瓷器被掷入“瓷魂池”的响亮的破碎声,仅存的十余件复烧北宋钧官窑瓷器身披黄绸从许昌市禹州大宋官窑中郑重捧出,放在诸多陶瓷文物专家面前。“大宋官窑复烧北宋钧官瓷鉴定会”随之开始。
经过来自故宫(微博)博物院、陕西省考古研究院、耀州窑博物馆、中国文物交流中心研究馆、中国国家博物馆(微博)等多家文博机构的专家鉴定,一致认为北宋官窑的顶尖制作终于在消失了七个世纪之后,以最完美的形象重现人间,北宋钧官窑首次复烧成功。
此次复烧北宋钧官窑鉴定会所公布的复烧器型有著名的出戟尊、渣斗式花盆、海棠花盆、仰钟式花盆等十余种,均为北京故宫博物院以及台北故宫所藏的宋代钧官窑经典传世作品造型。此次复烧用料考究、器型标准、工艺精湛,再现了北宋钧官窑作品的神韵风采,可与故宫博物院等国内外著名博物馆所藏的宋钧官窑传世品相媲美。
据了解,宋代是我国陶瓷发展史上的鼎盛时代,工艺制作水准高超,窑变神韵独特,加之宋代统治者对钧瓷实行绝对垄断,连打碎的瓷片也不许流入民间,因此传世的钧官窑作品屈指可数。在其制作工艺失传后,历史上曾出现过多次钧窑复烧均未成功。据有关专家介绍,钧官窑复原是对现代制瓷技艺的挑战,此次复烧成功对挽救传统钧官窑烧制技艺具有重大意义。
著名文物专家叶佩兰:复烧是对传统制瓷技艺的保护与传承
11月17日,在许昌禹州举行的“复烧北宋钧官窑瓷器鉴定会”上,75岁的著名文物专家叶佩兰谈了自己对瓷器复烧与仿制的看法。
怀抱着一尊被钧官窑工匠们认为“有瑕疵”的翠玉色花瓶,来自北京故宫博物院的著名文物专家叶佩兰爱不释手,喃喃地说:“瑕不掩瑜”。她说自己在钧瓷的故乡大开眼界,不仅看到了传说中的开窑仪式,也见证了复烧珍品的出炉。“复烧不是简单意义上的仿制,而是今人探索古人技巧奥秘的必由之路。”她说。
与瓷器打了一辈子交道的叶佩兰表示,传统制瓷技艺只有靠复烧才能保护与传承,但这种复烧必须按照原物的原料、釉料、花纹、神韵等原汁原味地进行,这样才是对祖先流传下来的技艺负责,挽救濒临失传的制瓷技艺。她说:“我很反对粗制滥造的仿制。很多人把这些劣质的仿品用化学手段进行做旧处理后进入市场流通,不仅欺骗了消费者,也搅乱了市场秩序。文物部门应当健全管理制度,严肃整顿这种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