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3日下午,《归来·丝路瓷典》媒体开放日活动在中国国家博物馆北11展厅开幕。一场源于景德镇、横跨四大洲三大洋、穿越千年时空的文化之旅正等待着观众前来探寻究竟。
“以物述史”的展陈方式在中国国家博物馆并不新鲜,但如果说展品都是中国古代沿着丝绸之路远销外国的精美瓷器的话,在“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隆重举办的大背景下就显得格外有意义。300余件明代末期至清代中期生产的中国外销瓷,就像当年它们伴随着悠悠驼铃、点点白帆远赴异国他乡一样,展示着它们的独特魅力和神韵。
“一带一路”倡议的源起与“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的丝路精神密不可分。而纵贯千年,数量超3亿件,横越亚非欧美四大洲,远渡太平洋、印度洋、大西洋万邦千国的中国外销瓷,自然就成为了当时促进中西方文化交流的使者。
或许是受“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的影响,又或许是被中国外销瓷叱咤丝绸之路沿线国家的故事所吸引,原定于当天下午2点30分开放的展览,因为等候进场的参观者过多而不得不提前开放,仅从这一点上就不难看出,文化认同一直都是对外交流过程中的重要力量。
充满传奇色彩的克拉克瓷、被西方人“强行改造”的花瓶台灯,来图订制的粉彩西洋人物图盘……一件件精美的中国外销瓷展品前,都吸引了熙熙攘攘的参观者。在他们当中,既有被父母带来增长知识的孩子,也有白发苍苍的耄耋老人,还有不少金发碧眼的外国友人。虽然他们的年纪、学识、身份、信仰、国籍都不尽相同,但从他们眼神中传递出的对陶瓷文化和丝路精神的敬佩之情却是相似的。
著名文化学者王鲁湘,作为《归来·丝路瓷典》文化项目的发起人,他对中国外销瓷所蕴含的意义有着更为深刻的理解。
王鲁湘告诉记者,流传于世界各地的陶瓷,都是见证丝绸之路历史的重要物证。从此次展出的300多件中国外销瓷中可以看出,它不仅仅是中国文化的输出,更是世界的文化大循环,它将丝绸之路沿线所有国家和民族的文化、信仰、习俗,都通过陶瓷艺术的形式反映在了瓷器的器形和图样设计上。此外,丝绸之路沿线很多国家的工匠也都参与到了中国外销瓷的创意、设计乃至生产的过程中。所以说,此次展出的300余件中国外销瓷体现了“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的丝路精神。
“通过这次展览我们应当充分认识到,中国陶瓷文化在几百年前就参与到了世界性的文化大循环当中,世界各地的人们都把中国瓷器视为引领潮流的奢侈品,中国文化也就是从这个时候开始,以这些外销瓷为载体走向世界的。”王鲁湘如是说。
在展览现场,景德镇中国陶瓷博物馆馆长赵纲表示,《归来·丝路瓷典》展所展出的300多件外销瓷,都是从明代末期到清代中期由景德镇出口到国外的。这批外销瓷器型千姿百态、装饰奇艺缤纷,真实反映了历史上景德镇沿着丝绸之路向外国大量出口瓷器的盛况,体现了中外工匠在陶瓷文化上互学互鉴、交流合作的成果,证明了中国陶瓷文化在世界历史上所取得的举世瞩目的成就。
“这次展览让我对中国外销瓷有了一个全新的认识。”中国收藏家协会常务理事、副秘书长李祥一边观展一边告诉记者,中国的外销瓷是世界上第一件国际化商品,它的输出不仅改变了当时“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人们的生活方式和行为习惯,更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他们的生活品质。所以说,这些外销瓷所承载的文化内涵,对整个世界的发展和进步产生了深远影响。
记者在展览现场采访时注意到,一位年轻女子一边观展一边仔细做着记录,格外认真。与她交谈后记者得知,她叫高雪薇,是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的一名研究生,所学专业和研究方向就和陶瓷有关。她说,早在明清时期,中国就可以根据外国人的需求,为他们量身订做符合西方审美的瓷器,单从这一点上就可以看出当时东西方文化交流的密切程度。这次展览让她直观地看到了当时中国外销瓷的装饰技法,这对她的学习研究非常有益,收获很大,同时也为中国陶瓷文化的博大精深感到自豪。
正如王鲁湘所说:“世界上可能找不出哪样东西,能够像中国外销瓷一样,成为多民族、多宗教、多习俗、多文化共同参与创造的载体。”的确,瓷器是中国文化、世界语言,讲述中国故事。以景德镇陶瓷为代表的中国陶瓷,代表着中华文化独有的人文内涵,它像一条纽带,连接起中国与世界的文化艺术和经济商贸的交流,成为中国走向世界、世界认识中国的一个重要窗口。伴随着“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的举行,“一带一路”建设也进入了新的历史阶段,相信在下一步,陶瓷文化可以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一带一路”的建设大潮中,继续以“使者”的身份,营造“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的氛围,重现昔日丝路盛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