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抬头又被称为"春耕节"、"农事节"、"春龙节",是中国民间传统节日。龙抬头是每年农历二月初二,俗称青龙节,传说是龙抬头的日子,它是中国城乡的一个传统节日,庆祝"龙头节",以示敬龙祈雨,让老天佑保丰收。
俗话说:“二月二,龙抬头,大家小户使耕牛。”此时,阳气回升,大地解冻,春耕将始,正是运粪备耕之际。传说此节起源于三皇之首伏羲氏时期,伏羲氏“重农桑,务耕田”,每年二月二这天,“皇娘送饭,御驾亲耕”,自理一亩三分地。后来黄帝、唐尧、虞舜、夏禹纷纷效法先王,到周武王,不仅沿袭了这一传统作法,而且还当作一项重要的国策来实行,于二月初二,举行重大仪式,让文武百官都亲耕一亩三分地,这便是龙头节的历史传说。
龙的传说和龙文化是中国等一些东亚国家的历史传承,是中华民族最具代表性的文化象征之一。在汉族等一些民族的传统文化里,常用来象征祥瑞,是四圣兽之一。古人认为它是最高的祥瑞。故成为崇拜的百神之一。在中国古纹样装饰中,龙纹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被大量装饰在玉石、牙骨、陶瓷、织绣和服饰、景观等许多方面。在封建时代,又将它与佛教、道教的神话结合起来,赋予新的高级神秘色彩。
剔雕亦称为剔花,是陶瓷器的传统装饰技法之一俗称减地露花。指刻好纹饰后,把纹饰以外的部分剔去,剔花实际是凸雕技法的一个变种。剔刻类瓷器在宋金时期即是名贵产品,其复杂的纹饰图案与构图需一气呵成,对工匠技术水平要求极高。尤其是深剔刻瓷器表现了古人对瓷器不仅追求釉色之美,同时也重视瓷器的表现手法之精彩,其装饰风格展现了一个华美的艺术境界。
龙常用于指代“天子”,以青花绘缠枝莲,工笔点工,层次分明。五条五爪龙仙衣剔雕工艺雕出,再用矾红画龙纹,所以画面更显立体生动,作品整体繁复,密不透风,几乎整个瓷面都见龙纹穿插、飞腾于缠枝莲花中,虽繁但不显得杂乱,体现出了一种复杂之美,传达出一种祈求风调雨顺,富贵吉祥的美好愿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