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家窑文化产生在遥远的史前时代。它的图案之多样,题材之丰富,花纹之精美,构思之灵妙,构成了典丽、古朴、大器,浑厚的作风,是同时期的其它文化所不可比拟的。它神奇的动物图纹,生动的歌舞场面,形象的田园风貌,对比的几何形状,强烈的动感姿态,像黄河奔流中的千姿百态,生生不息,永世旋动。它像黄河浪尖上的水珠,引领着浪涛的起伏,臻成彩陶艺术的高峰。它所留下的极其丰富的图案世界,永远是人类取之不尽的艺术宝库。它所给予我们的欣赏价值是任何现代艺术所不能代替的,越是遥远时代的文化,就越能成为现代生活中最珍贵的收藏观赏珍品。马家窑文化彩陶的欣赏价值,正在被越来越多的人们所认识。
在远古泛神论思想的支配下,马家窑类型的图案画中大量画着的水波纹,就是先民们对水的敬畏、歌颂和崇拜。先民们居住在近水向阳的台阶地上,以采集果实,渔猎为生,十分艰难的生活着。他们离不开水,又不了解水,更不能驾驭水。他们认为水威力巨大、神秘莫测,且有灵气,于是就产生了崇拜。马家窑类型的彩陶上经常可以看到蛙形,画得很具象,充分表达了先民们对能驾御水的蛙的敬仰崇拜之情。
到马家窑后期和半山前期,先民的审美观点和艺术思想有了很大的发展,他们把水的画法进一步图案化,红彩产生后,先民们在彩陶上四面定点,画成了二方连续的黑红两彩大旋涡纹图案,这些大旋涡纹图案正是先民对水的崇拜、歌颂和赞美。
半山类型时期,先民们已经有了自己开垦种植的较多的田地,先民们逐步结束了靠采集野果和打猎为生的艰难时日,完成了人类生产力的第一次飞跃。田地成了先民的第一生活来源和第一财富。此时先民们把对水的歌颂赞美,逐渐的变为对田地的赞美、向往和歌颂。他们把旋涡纹中的小圆圈逐步放大,画成了田地,越到后来圆圈越大,最后画成了布满陶面的四个大圆圈,圆圈中画满了田地。可以看出,此时的先民已经将农耕文明发展到一个较高的阶段,田地成了他们最神圣的财富,也成为他们最大的骄傲。所以这一时期先民们在彩陶上画着的图案,大量出现了与表达田地有关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