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世纪60年代策展人出现,鼻祖就是连任威尼斯双年总策展人的瑞士人哈拉德·塞曼。1969年,他就辞掉伯尔尼美术馆馆长一职去纽约策划 “当态度成为形式”展。而策展人在中国至少晚了30年,1989年“中国现代艺术展”是坐标,它造就了第一批策展人。
策展人这个舶来词在中国开始泛滥了。那么何为策展人?是制片人,是GPS,是导演……很全能,而策展人是有门槛的,策展人是艺术最后的标准和底线的坚守者,他们必须首先是研究者和批评家。上世纪80年代初,台湾的陆蓉之遇到第一个有策展人的国际展,想了两晚,第一次将curator译成策展人。90年代是中国本土策展人的形成期,因体制内的美术馆没有专门设置策展一职,策展人也就成为体制外独立策展的艺术批评家。中国策展人时代来临,王林、冯博一、黄笃等新一代策展人崛起。
策展是很专业的事,策展人能挑出好的艺术家,好的作品,研究文化环境,地理位置,这是很复杂的一个研究过程。策展的形成就像艺术作品的形成。策展人通过展览的策展;理念、主题和展览本身,包括撰写的展览论文、画册文本的编辑、布展等,提示出策展人对艺术的观点和看法。
艺术国际网站主编吴鸿也策划了不少展,他说:“现在策展人的概念有些被泛化了,所以很多策展人实际上是一个召集人、出资人的概念。”吴鸿强调策展人被泛化,对这个行业的各个环节都没什么好处。
特别是把持大批艺术品的人,通过展览推出,带来的市场增值直接与个人利益挂钩。策展人最容易成为投机分子圈钱圈地运动的遮羞布。所以,就算策展人可以是艺术家,也决不可能是画商或藏家。真正的策展人不倒卖艺术品,他们通过展览推出艺术家,即使作品卖出天价,却没自己一点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