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顾2013年,艺术品拍卖市场发生不少的事情,下面一起回顾过去这一年的几大重要事件。
一、已故名家作品一律限制出境
2013年3月,国家文物局发布关于《1949年后已故著名书画家作品限制出境鉴定标准(第二批)》的通知中规定,艺术家吴冠中的作品一律不准出境,关山月和陈逸飞作品原则上不准出境,包括白雪石、亚明、启功等在内的21位艺术家代表作不准出境。
二、佳士得首获内地拍卖牌照
4月9日,佳士得宣布在中国内地获得拍卖执照,这是首家在内地获得拍卖独立运营执照的国际艺术品拍卖行。佳士得已获得上海市批准,在中国内地成立外商独资企业。9月26日,佳士得在上海举行了它的首次国内拍卖会,40件拍品,成交总额1.54亿元,超出了之前的估价,成交率高达98%。
三、赵无极离世众名家缅怀
4月9日下午,法籍华裔著名画家赵无极因病医治无效在瑞士沃州逝世,享年92岁,众名家缅怀。他将西方现代绘画形式和油画的色彩技巧,与中国传统文化意蕴相结合,创造了色彩变幻、笔触有力的新的绘画空间,被称为“西方现代抒情抽象派的代表”。
四、钱钟书信札拍卖引风波
5月末,北京中贸圣佳拍卖公司对外发布,该公司将于6月22日在京举办一场名为“《也是集》——钱钟书书信手稿专场”的拍卖会,该专场包括了60件著名作家钱钟书的毛笔书信。消息一出,钱钟书夫人杨绛发布公开信表示,坚决反对其本人与钱钟书及女儿的私人书信被拍卖,随后她将中贸圣佳告上法庭。拍卖行表示尊重杨绛先生的感受,作品撤拍。该案目前尚未宣判。
五、曾梵志开亚洲当代亿元时代
10月5日,苏富比进入亚洲40周年晚间拍卖举槌,曾梵志《最后的晚餐》以1.8044亿港元成交,不仅刷新其个人纪录,也成功问鼎首个过亿元的亚洲当代艺术作品。此后,在11月23日举行的香港佳士得2013秋季拍卖中,曾梵志作品《协和医院系列之三》三联画拍出1.1324亿港元,成为又一破亿港元作品。
六、万达1.72亿元收购毕加索画
11月5日,万达集团在纽约佳士得以2816.5万美元(折合人民币1.72亿元)的成交价购得毕加索代表作之一《两个小孩》,成为全场最贵拍品。万达集团艺术品收藏负责人郭庆祥表示,这次收藏毕加索代表作品,是万达收藏世界级艺术家作品的第一步,今后我们还会继续收藏不同风格的艺术家作品。
七、作品屡拍高价被称“黄胄年”
2013年秋拍黄胄作品似乎扎堆出现。12月2日,保利秋拍上黄胄作品《欢腾的草原》创下1.288亿元的高成交价,刷新了黄胄作品个人拍卖纪录,位列2013年中国书画全球拍卖价格榜首;随后,匡时“澄道”——中国书画夜场上,黄胄作品《巡逻图》以4542.5万元拔得该场头筹;在“蕉叶草堂”私人收藏专场上,黄胄作品《幸福一代》以4025万元成交。黄胄作品不仅拍出了过亿的纪录,而且也有多幅作品拍出过千万元的价格,使黄胄的作品成了2013年拍卖的最大亮点,业内也将2013年称为“黄胄年”。
八、苏轼《功甫帖》陷入真伪之争
9月,收藏家刘益谦从纽约苏富比拍卖行以822.9万美元(约合5037万元人民币)成交价竞得苏轼的《功甫帖》。12月中旬,上海博物馆书画研究部3位研究员钟银兰、单国霖、凌利中表示,经过他们鉴定与考证,这件《功甫帖》是“双钩廓填”的伪本。随后刘益谦三次发表声明坚持立场,上博三位研究员也发布对《功甫帖》的研究报告。2014年1月13日下午,苏富比如约给出报告称,《功甫帖》是苏轼真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