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件明成化的青花缠枝莲葵纹宫碗在香港苏富比大拍中以1亿多港元的天价成交,这无疑让藏界人士欣喜若狂。除了天价的诱惑外,这件瓷器海外回流的身份也令藏界人士热度不减。不过,最近鉴赏家张量冠却对“天价碗”提出了质疑,认为这根本不是明代的物件,并强调理性对待文物回流热。同样的天价被疑,让人们不禁想起了2012年的天价“玉凳”事件。被冠以“高贵与珍稀”、“免鉴真伪”的海外回流物一时成为舆论的焦点,人们不可避免地要问回流文物中到底有没有赝品?
正方观点:海外的中国文物鉴定水平有局限,参杂赝品不容置疑。
书画鉴定家刘建业:可以说,从文物回流开始,赝品就存在了。在一些学术会议上,有的买家直接向拍卖行老总提出质疑,可见赝品的量不在少数,甚至有些经过海外专家审定的作品,我们再过目,也发现不对。这说明,国外的中国文物鉴定水平跟国内还有差距,根本就不在同一条起跑线上。另外,一些流传有序、曾为海外大收藏家收过的东西,也未必就是对的。其实,在欧洲、美国、日本、新加坡等国家,我常常看到他们市面上出现的所谓中国文物,很多根本就不对。可以说,流到海外的东西,有少数确实是很珍贵的,但比例非常低,50%的为普品,除此之外就是大量的赝品。因为,民国年间流出去的东西,本身就是鱼龙混杂的,好东西夹在大量的赝品之中;另外,上世纪60年代到“文革”之前,通过各种方式偷偷流出去的东西,大部分也不对,但经过海外一番“镀金”,回来后就被认为是真品了。因此,对待海外回流文物,千万不能优越化,不能盲目迷信,要与国内流通的东西一视同仁,认真审定,才能避免出现重大失误。
鉴赏家 张量冠:从看到网上预展的细节照片后,直觉就告诉我,这件东西的画工和底款的写法不对。因为我的家传藏品中,恰好就有一只这样画片的成化青花碗。这只碗,我把玩鉴赏已有二十多年,甚至多次作为教学实物,向前来交流的收藏爱好者展示。我对这只碗的画工特点、细节特征可以说是了如指掌,对底款的写法也非常熟悉,而上拍的这件所谓回流的青花碗,却与家藏青花碗的时代特征相距太远了。真正的文物艺术品具有世界性和人类共享性,今天的中国收藏家千万不能再狭隘地认为,必须把流失的中国的文物都弄回来才算爱国。如果在寻求文物回流的路上走得过头,被别有用心的投机集团利用,用假冒文物来欺骗国人,那真是得不偿失!
反方观点:回流文物虽有赝品,但数量有限,别因赝品,拒绝回流。
中国拍卖行业协会艺委会常务 副主任 刘幼铮:回流文物中出现赝品,可以肯定是有的,但我认为在正规的大型拍卖公司,并不占主流。最近我到欧洲考察,走了不少传统的文物商店,发现比起我们国内的古玩市场,他们所出售的中国文物,赝品并不多,精品却不少。我想这主要是因为近代具有社会性、群体性和学术性的真正文化收藏活动是于上个世纪初在英国伦敦率先发起的,当时不少英国人组织起来,对中国的文物艺术品进行研究、鉴赏,建立起具有系统性和文化品位的收藏。这些文物艺术品应该成为我国藏家乃至于政府文物机构关注的焦点,努力促进回流。
收藏家 郑华星:国际大拍卖公司他们珍惜自己的声誉甚于单纯地赚钱,征集渠道又很多,把关肯定会比较严格,所以拍品的质量是有保证的。我们都知道,在预展过程中,如果有人对拍品提出质疑,国际大拍卖公司通常都会果断撤拍,所以对于这些拍卖公司上拍的回流文物,我觉得基本都是可以信任的。当然,我相信,即使是回流文物,高仿品肯定也或多或少地存在,只不过我没看到而已。但是,我想任何事都不能以偏概全、一叶障目,不能因为有赝品存在就否定文物回流的意义,或者对回流文物敬而远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