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艺术品拍卖拒付款的事件层出不穷。如2009年2月,蔡铭超拍得圆明园鼠首和兔首铜像,但称因拍品无法入境而不付款。2010年10月,任春霞在香港苏富比以6890万元拍得赵无极作品《10.1.68》,未付款。被香港苏富比追讨欠款连利息7千万元等等诸多类似的事情。
而且就在近日,一桩10年前的旧案又被重新拉回到大众视野,署名为“阿特小白”的网友爆料:“10年前薛蛮子以美国天使投资者身份在国内主要拍卖公司拍得几百件艺术品后跑到美国,后又以"不喜欢艺术了"为由拒付画款,遭起诉后承认自己财富作假,使朵云轩、中贸等拍卖行差点关门倒闭,被拍卖界认定为"不受欢迎者"。其实那拒付的几百件作品今天早已是天价!”一时间,“薛蛮子”成为艺术圈关注的焦点,同时也使得拍卖行业中的结款问题重新受到关注。
对此,有许多业内人士发表了对艺术品拍卖拒付款的看法。中国名瓷网对此进行了深入的思考和总结。内容如下:
一,普遍存在“付款问题”
国内艺术品按时结算率低,书画类为之最,为什么这桩陈年旧案会在数年后重新被人们热议呢董国强认为,最重要的原因就是它反映了当前拍卖行业普遍存在的“付款问题”。
从中拍协公布的《2010中国文物艺术品拍卖市场统计公报》,2010年度全国文物艺术品拍卖1000万元以上(含)成交拍品共有408件,截至填报日(
二,“拒付”的都是过千万拍品
2009年,厦门藏家蔡铭超拒付圆明园鼠首和兔首铜像引起全球艺术市场的高度关注,这一高度曝光也让人们普遍意识到“中国艺术市场存在付款问题”。其实,付款问题从中国艺术市场诞生的第一天起就一直存在,国外情况略好,但并非没有。“在欧洲,如果一位买家拒付,拍卖行一纸诉状,银行就会冻结这个买家所有的资产。如此一来,你还会不付款么”张京表示,解决付款问题的根本还在于法律的保障。
买家不付款的情况,主要集中于价格过千万的拍品。国内有的买家,专注于高端投机,从而产生资金链的供应不足,造成不付款。在现实中,很多不付款现象并非买家出于恶意,有人调侃地说:“可能是真的没钱了吧!”
还有很多艺术品高达百万、千万甚至达亿元,可以设想,不会有人存那么多流动资金在账面上,往往是先从股市或其他市场中提现。结果突然发生意外,款额未能及时到帐,最终不得不拒付款。
三,“拍而不买”引发连锁反应
专家认为:国内艺术品拍卖市场上,买家竞拍成功后反悔也是“老赖”比较多的主要原因之一。他表示,尽管近年来,国内艺术品拍卖市场得到了空前的发展,但“付款问题”仍是软肋。有的买家在拍下一件拍品后,忽然觉得不值,便决定不付款。而有的买家则是觉得自己在拍卖会上不够理智,拍卖价格举高了,于是决定做一回不付钱的"老赖"。
有业内人士预言:付款问题可能导致的后果是一连串的连锁反应。如果一位买家已经拍得一件艺术品,然后拒付,给拍卖行直接造成双倍的佣金损失,但是因为拍卖行没有及时收到款额,也就没有办法及时支付给委托方,如果这位委托方在得知自己的东西卖出后又恰巧用这一资金承诺了另一方,由此就会产生一连串的连锁反应,所谓的"多米诺骨牌效应。
为此,许多拍卖行采取了相对措施。如国际两家最老牌的拍卖行苏富比、佳士得在其成长过程中很早就意识到了“拒付”问题。1971年,苏富比首次提出“拍卖担保制度”,那个时候,买家的保险费是不存在的,苏富比拍卖行冒着风险自己拿钱出来担保。这一制度曾一度消失,直到上世纪80年代日本进入艺术市场之后,制度又再一次出现。2011年秋,纽约苏富比要求担保金的资金不能够来自信用卡,只接受带有银联标识的储蓄卡。近几年,国内几家大拍卖行中国嘉德、保利也已将普通号牌的担保金提高到50万元。
编者按:其实,尽管今天的法律相比10年前已相对完善,但再完美的法律总有漏洞。为了减少“拒付”情况的发生,拍卖公司也应最大限度的采取相对措施,诸如提高担保金、部分拍品可以要求持“特殊号牌”才能竞拍或者将有拖欠历史的顾客直接拉入“黑名单”等,只有进行综合整治,才可以有效规范艺术品拍卖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