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的物质生活得到了极大地满足,相应地精神生活开始越发地受到人们的重视,其中反映的家居方面就是对艺术陈设品的热忱追求。于是,代表文化高品位的艺术瓷成为了家具陈列的一大时尚。刘先生是我们的一位老藏友,三年前,他因为自己的“梧桐会所”开张,而选择了在我们这里收藏了一对凤纹瓷瓶。
凤,也就是凤凰,是对雌雄的统称,雄为凤,雌为凰,常用来象征祥瑞。据《尔雅·释鸟》郭璞注,凤凰的特征是:“鸡头、燕颔、蛇颈、龟背、鱼尾、五彩色,高六尺许”。风凰在民间将其形容为“头似锦鸡,身如鸳鸯、有大鹏的翅膀、仙鹤的腿、鹦鹉的嘴、孔雀的尾”,这样凤凰在人们心中是把吉祥、幸福、凌云之志、长寿、灵性、尊贵融为一体的。《山海经·图赞》说凤凰有五种像字纹:“首文曰德,翼文曰顺,背文曰义,腹文曰信,膺文曰仁。” 这样凤凰融德、顺、义、信、仁于一身,与儒家提倡的仁、义、礼、智、信”一脉相通。可见当时凤凰在人们心中有着无法逾越的地位。传说中凤凰性格高洁,非晨露不饮,非嫩竹不食,非千年梧桐不栖。这样,纹饰瓷瓶配以这位藏友的“梧桐会所”应该是最合适不过的了。
凤纹最早在新石器时代的陶器上就出现了,不过当时还只是一些简单的鸟纹形象。到了秦汉时期,建筑用陶瓦上出现了朱雀纹(传说中,朱雀是凤凰的一种),凤的形象从那时开始趋于明确。瓷器上的凤饰装饰则出现在唐代。这时的凤纹已经有了固定的模式和越来越美丽的形态变化,高冠长尾成为定式。而且,唐朝凤纹的造型更加“鸟体”化,常见成双成对的“鸾凤”,和鸣祝颂,象征着美满幸福。
宋代凤凰出现则多于牡丹相配,形成凤衔牡丹、凤穿牡丹等纹样。大量形美色艳的凤纹出现。明、清时期,凤纹已经成为一种特定的造型,无论在圆形、方形还是其他形状的器物上,纹样构成都各具其内在的形式,而凤纹的共性形态也进一步规范。尤其是到了清朝,凤纹的组成部分分为成双凤、团凤、夔凤、凤凰牡丹纹等,凤纹基本上贯穿整个时代的瓷器生产,并多出现在官窑制品上。其代表意义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成为皇权的象征。
从凤纹的发展演变历程可以意识到,传统图案是一个发展变动的范畴,吉祥图案的设计创造也是沿着民族传统这条路不断踏上新的里程。因此,到了今天,陶瓷艺术在融入现代意识的同时又能表现人类整体共同化的情感形式,这应该就是今天凤纹面临着新的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