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新中国恢复艺术市场的三十年看,民国瓷只是作为陪衬出现,在学术上并未得到充分认可,价格也非常低廉。而从整个历史角度来看,我们对整个民国时期的研究其实尚未深入展开,更不用提民国瓷这一细分门类。在中国陶瓷史上,目前尚未把民国瓷器纳入其中,市面上出版林林总总的陶瓷书籍图录,也极少有把民国瓷器作为一个专类来记叙的。可以说,很长一段时间以来,民国瓷一直处于“严冬”期这样一种不利的大环境中。
最近一组公开的数据表明,中国收藏队伍正在以每年20%的速度扩张,并且有继续扩大的趋势,今后几年,收藏市场‘僧多粥少’的现象会越演越烈。从2001年到2011年这十年时间里,据不完全统计,成交价格超过100万元的24件,成交价格在50万元到100万元的30多件,20万元到50万元的160多件。
另外,民国瓷的收藏区域也在扩大。很多藏家最初之所以收藏民国瓷,是因为民国瓷的收藏门槛比较低,且能收到较为完整、精美的作品。后来随着艺术市场的升温,首先是收藏民国瓷的区域上发生变化,原来以江西以及福建、广东等沿海的省份为主,近些年进来,一些北京、浙江、东北等很多地方的客户也开始参与到一些研究会、论坛中来。
随着近几年人们对民国瓷关注的升温,相关的研讨会、论坛也在不断举行,通过过研讨、交流、鉴赏、参观等多种方式,探讨文人瓷画的艺术内涵、历史地位和收藏前景,人们对于民国瓷的认识也不断深入,民国瓷又重新回到人们的视野中来。
“现在民国瓷开始慢慢回归到它的艺术性和学术性,以前就是买名气,现在是真正在买艺术,这是一个变化。”人们对于民国瓷市场的升温给出如是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