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德镇市传统粉彩瓷研究院


新闻资讯

Category Classification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探索交流

求 变——专访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吴锦华

来源:景德镇市传统粉彩瓷研究院 时间:2014-07-31 编辑:张博 点击:2998

人物名片:

吴锦华,男,1954年出生于景德镇,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广东省工艺美术研究所总工艺美术师。系广东省级工艺美术师、中国工艺美术学会理事、中国工艺美术馆特聘专家、广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委员会专家委员。

吴锦华自幼随其父——著名陶美术家吴康先生习画.打下了扎实的绘画基础,,擅长人物、走兽、花鸟等题材创作,将时代审美思潮与中国工艺美术优秀传统特征有机结合,因此,作品不仅富有时代特色美感,同时充分地表现了中国陶瓷的深厚文化渊源及工艺绝技,创作题材广泛,风格各异,作品创意新颖,构图气势宏大,技艺精湛美妙, 色彩绚丽而不落俗,清新画风中饱含诗情画意。

代表作品有《盖世脸谱无双碗》,堪称惊世之作,拍出100万美元;瓷瓶《啸风》由中国工艺美术馆永久收藏;瓷盘《雄风舞骤雪》由中国博物馆永久收藏;2006年为出席中国—东盟建立对话关系十五周年纪念峰会十一国政府首脑绘制陶瓷肖像,中国政府以国礼形式赠送:为中南海紫光阁设计绘制陶瓷古彩大盘《锦绣前程》;瓷板画《崛起》由中国轻工业联合会赠送上海市人民政府。

记者:吴老师,您好,我觉得很有幸,因为两年前的这个时候,我做了一期回忆您父亲吴康的采访——不应被人遗忘的肖像瓷画大师,今天又有机会和您聊天,也算巧合。听说您虽然已经在广东定居,但近两年回家的时间越来越多了?

吴锦华:那篇稿子我看到了,非常谢谢,是,我很早的时候就离开了景德镇,先是去了惠州,大概有十多年了。我最近回景德镇的时间比以前多,这里是我家乡,陶瓷创作资源非常丰富,艺术氛围也越来越浓。以后,我还会抽出更多的时间呆在景德镇。

记者:我想,肯定有很多景德镇的老朋友非常关心您这么多年在广东的发展,尤其是您在2006年被评为了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可以聊聊您在广东发展的这些年吗?

吴锦华:我是1994年举家南下落户广东惠州的。这之前我一直在景德镇艺术瓷厂,先是美研所,后负责组建艺术瓷厂综合装饰研究所,并开展工作。

记者:据说,那只轰动一时拍出100万美元的《盖世脸谱无双碗》,就是您在艺术瓷厂综合装饰研究所创作出来的?

吴锦华:呵呵,那都是很早的事情了。那一只薄胎大碗当时养活了厂里上下4000多人半个月。

记者:您当年可谓意气风发少年得志,为什么在那之后不久却选择从景德镇出走呢?

吴锦华:虽然那件作品创作很成功,我也一下子出了名,但人有时候就是说不上来的奇怪,当时就是很想跳出我父亲和我自己职务带来的光环,加上整体的工作开展不是很顺利,就那样决定下海了,到外面去闯闯。我是个喜欢求变求新的人,当时的景德镇,风气还是比较保守的,不像现在这么活跃。

记者:去了广东之后,主要做什么?

吴锦华:最开始,我在一家城建公司上班,主要做的是礼品开发,包括陶瓷礼品开发,工业化批量生产的一些小摆件,具有一定工艺的陶瓷礼品还是很贴近老百姓生活的,市民的欢迎程度也很高。这这个和收收藏不一样,收藏的陶瓷作品讲究艺术品位,讲究个性,工艺也要顶级的。

我在那不光负责造型和画面设计,还有生产和市场推广,对于—个之前主要从事陶瓷艺术创作的我来说,一切都是从零开始学习。这段经历让我熟悉了艺术品市场的需求与运作掌握了市场汤运营的方式和规律。

开放包容的环境,各种频繁的文化活动展出,当地的传统特色文化都让我的视野更加开阔,后来尽管从礼品公司辞职了,但我还是决定留在广东,定居广州。

有很长一段时间,我重新回到了高端陶瓷艺术品的创作上来。

这两年,我又开始将一部分精力投放到了工艺美术上,我现在在担任广东省工艺美术研究所总工艺美术师,这个职位决定了我需要更加广泛地关注不同类型的工艺。工艺美术是一个门类众多非常庞大的范畴,几十种大类,这让我有机会培养一个开放式的思维,打破各种不同工艺的地域界限、材质界限等等,吸纳一切优秀的东西,将它们有机地借鉴到陶瓷上来。而且我认为我有一个很大的优点,不耻下问,什么不懂就请教别人。

记者:看了一些您的作品,有凶猛的老虎,有婉约的少女,还有俏皮的松鼠,欢快的小猫儿小狗儿,都有型有神,各有特点。

吴锦华:先说说老虎虎,为了画虎,我经常去动物园周观察、写生,也常常收看央视的《动物物世界》,我画的虎很彪悍,充满活力,是一种意境而不单单是物象,画的是虎胆虎威,画的是激扬,是我们崛屈起的国威和百折不挠的民族精神。当然,也不是说一画虎就是凶猛,叫人望而生畏,动物的感情是丰富的,每个作品我都很注意构思画中的情感,让作品含蓄,意味深长。

仕女和少女的创作,最重要来源于我跟随父亲从小学习的人物肖像绘画功底。尤其是体态和衣裙的透视处理是家传绝技,有很大诀窍,不易被他人模仿。

其实,我对那些松鼠、小猫儿小狗儿非常有感情,有很长一段时间,他们经是我生活中重要的伙伴。

记者:您是指年轻的时候,在“上山下乡”运动中到鄱阳农场务农的那段经历吧。

吴锦华:对,我在乡下生活务农了难忘的时光,现在回忆起来,也很幸福。耕田、收割,到山上放牛,到田边赶鸭子,所有的农活都做了,而且咬紧牙关做得像模像样。每次创作这些题材,我总是会想当年的鄱阳湖畔荒山野岭,一个人形单影只,与老牛、鸡鸭、松鼠、猫狗、鱼为伴的日子,那些鲜活的动物形始终萦绕在我的记忆深处,我对他们有着深厚的情感。

那么多年挥洒着青春和汗水的农村生活,那些艰苦而充实的劳作磨砺了我的意志,也为我日后的创作积累了许多原生态的素材,为我提供了创作的动力和源泉。

记者:回头说说您的父亲吧,儿子眼里的吴康,是什么样的?

吴锦华:其实,在我的印象里,父亲是比较严肃的,而且话不多,影响我一生的是他的工作态度和敬业精神,和宽容感恩的心态,这是一笔无形的精神财富。

其实,父亲那一辈的艺术家给我营养太多太多。当时的景德镇艺术瓷厂.尤其是美研所,云集了景德镇最优秀的陶瓷艺术大师,雪景大王余文襄,画虎大师毕渊明,人物大师赵惠民、王隆夫,花鸟大师邹甫仁,山水画大师邹国均,刷花大王陈先水,古彩大师欧阳光等等,我和这些老师共事的十几个春秋里,有机会近距离地向许多老师请教,观摩他们的创作,得到他们的点拨。广泛吸收各种艺术形式美,增强自身的文化底蕴。尤其是他们严谨执着、勇于创新的从艺精神,一直激励我至今。

记者:您在早几年创作了一批各国领导人肖像作品,非常成功,这也算是对他老人家的一种致敬和告慰吧?

吴锦华:我父亲一直希望我能跟随他专心人物肖像创作,但是我随父习艺多年后,对他的艺术造诣有了深刻的理解和认同,却不愿意安居在他的光环之下。而且我觉得,肖像画太过求忠实于特定对象,限制了更大的艺术创作空间。我希望自己的创作更自由更灵活,不受约束。

虽然我后来画古彩、画走兽、画人,但是始终没有荒废父亲传抟授给我的肖像绘画这一技艺。

2006年,中国和东盟十一国首脑在广西举行“中国—东盟建立对华关系15周年纪念峰会”,大会组委会面向全国征集礼品,我提交的设计方案一举夺标:在光洁细腻的高白薄台瓷版上,正面绘制东盟各国领导人肖像,展示领袖各自的风采和美丽,背面绘制由十—国花环绕中心的东盟博览会会址图案。仔细揣摩,反复设计,精心准备,以求各国元首的肖像描绘得形神兼备,历三个多月,终于圓满出色地完成了这具有非常意义的工作。当与会的各国元首接到这份粉礼物时都爱不释手,由衷赞叹。同时,也得到了许多专家的高肯定和评价。

记者:我记得去年有个记者采访您,文章的标题是,“我是景德镇的儿子”,离开家乡景德镇这么多年,对于一个生于斯长于斯而且充满深深情感的市,如今回来,肯定有许多不一样的感受?

吴锦华:是,我永远是景德镇的儿子。我由衷希望景德镇一天比一天发展得好,越来越美,也越来越强。现在比以前开放了很多,但淘瓷行业还需要打破一些壁垒,加强相互勾通和交流,艺术家能够完全自觉地寻找属于自的定位和特色,不能老吃祖完的饭,应该不断学习,保持传统文化内涵同时,与时俱进,在工艺上在表达达手法上求新求变,共同努力发展景德镇陶瓷事业。

Copyright © 2012 景德镇市传统粉彩瓷研究院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邮箱:jdzcyjyx@163.com  赣ICP备1901296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