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德镇市传统粉彩瓷研究院


新闻资讯

Category Classification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探索交流

瓷之初  “青”本源

来源:景德镇市传统粉彩瓷研究院 时间:2014-07-31 编辑:张博 点击:1430

造纸、火药、指南针、活字印刷术,是每一个中国人都知道的四大发明。而瓷器作为中国的另一项伟大发明,对中国乃至世界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以至于后来英文的“中国”都叫“china”,意为瓷器。对于当时的外国人来说,如果有什么最能代表中国的话,那就是瓷器,可见瓷器对于中国的影响。中国早在商代的时候,就已经出现原始青瓷。当时的瓷器已经具备了不吸水、烧结温度比较高、使用烧制瓷土的特点。尽管瓷土的质量比较差,但已经使用瓷土,标志着瓷器摆脱陶器独立出现。早期瓷器呈现出青色,这是客观原因决定的,并非主观上使然,这与瓷器的制作材料和工艺息息相关。原始青瓷虽然已经使用含有长石、石英石等成分的高岭土为制胎原料,但含铁量仍然比较高,这决定了瓷器烧成后呈现青色。今天我们了解和看到的瓷器釉色变化的历史,其实是一个不断提纯的过程。也可以说,瓷器发展的过程,就是不断追求由青到白的过程。这种过程是瓷器工匠们在上千年的青瓷烧造的基础上,不断摸索,发现烧造白瓷技巧的过程。

青瓷历经春秋战国时期的发展,到了东汉才有了重大的突破。东汉时期青瓷的烧制技术已经达到成熟阶段。从考古发掘出来的东汉瓷器,含铁量比原始青瓷少,胎体开始呈现出灰白色。到了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南北各地烧制青瓷更为普遍。但青瓷“脱黑”的过程并未停止,一直在缓慢探索中。早在北齐的时候,就出现了白瓷杯,但釉厚的地方还闪着青色的光芒。白瓷的出现,使得中国瓷器在世界范围内成为霸主的一个基础原因。自此以后,瓷器多样品种的出现,也都建立在白瓷的基础上。

到了唐代,中国瓷器形成了一个对峙,或者说平分秋色的局面。这就是“南青北白”。中国南方以青瓷为主,中国北方以“白瓷”为主。对于瓷器在唐代出现的南青北白的局面,历史上也留下了自己的评判。如唐代“茶圣”陆羽在《茶经》说:“邢瓷类银,越瓷类玉,邢不如越,一也;若邢瓷类雪,则越瓷类冰,邢不如越,二也;邢瓷白而茶色丹,越瓷青而茶色绿,邢不如越,三也。”当然他是站在自己南方人的立场对青瓷所作出的一个评价。唐代诗人皮日休也曾写过:“邢人与越人,皆能造器。圆似月魂堕,轻如云魄起。”可见皮日休还是做了很客观的评价。

到了宋朝形成了历史上的汝、官、哥、钧、定五大名窑。汝窑作为老大,排在第一,“汝窑为魁”。汝窑仍然以青瓷为主,釉色呈天青色。但像宋朝的定窑就开始以白釉为主,但这时的白瓷看上去白中隐青,似乎还未完全脱去青瓷的痕迹; 到了宋以后的辽代,定窑烧出的白瓷胎质致密,釉白莹润,叩之清越; 取代辽的金人尤其推崇白瓷,多地白瓷得以发扬光大,白瓷的白度更加纯。  

不过,这些跟明永乐年间的甜白釉相比,又远远不及。据史料记载,永乐一朝,白瓷采用景德镇洁白如玉的高岭土,再施以透明釉,白的程度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这从甜白釉的名字便可看出。随着工艺的不断进步,瓷器的釉色变得越来越丰富,也越来越纯净。到了清朝后期,釉色的烧造技术已经到了如指使臂的地步,几乎想烧什么颜色就烧什么颜色,形状也更加多变,颜色和形状都富于变化的仿生瓷在这种背景下诞生

Copyright © 2012 景德镇市传统粉彩瓷研究院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邮箱:jdzcyjyx@163.com  赣ICP备1901296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