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们总是把陶与瓷相提并论,而称之为“陶瓷”,这种提法反应了陶和瓷同属火与土的艺术,其联系也是异常紧密。中国人早在新时期时代(公元前8000-2000年)就发明了陶器。由于陶器发明在前,瓷器发明在后,所以瓷器的发明,很多方面是受到了陶器生产的影响。但陶与瓷之间无论是物理性能,还是就化学成分而言,都有本质的不同。
陶器是用陶土烧制的器皿,而瓷器则是用瓷土烧制的器皿。陶瓷是陶器和瓷器的总称。凡是用陶土和瓷土这两种不同性质的粘土为原料经过配料,成型,干燥,焙烧等工艺流程制成的器物都可以叫陶瓷。
陶器和瓷器都是人们经常接触的日用品,有时从表面看来很相似,但是,它们毕竟各有其特色。
在胎土方面,陶器一般使用的普通的粘土,烧制陶器的温度一般在700-1000摄氏度之间,如果温度太高陶器会被烧坏变形,陶器的胎体质地比较疏松,有较多孔隙,所以有较强的吸水性(吸水率在10%以上)。一般来说陶器表面是无釉的,即使有也是低温釉;瓷器使用的是高岭土,瓷器一般是烧制的温度一般是在1200摄氏度以上的。由于瓷器经过高温烧制,所以瓷器的胎质紧固致密,断面基本不吸水(吸水率小于2%),敲击时会发出金属声。
目前,我国的文物考古工作者根据陶器的颜色,把陶器分成了红陶、灰陶、彩陶、白陶、彩绘陶、黑陶和釉陶等系列。红陶是原始社会里的陶器里面最常见的一种,红颜色的形成是因为在烧窑时充分的供应气体,形成了氧化气氛,使陶土中的铁转化成三价铁,所以呈现出红色了;灰陶是指陶器的颜色为灰色或灰黑色。这是因为在烧窑后期,控制火候形成了氧化气氛,由于窑中缺少氧气,陶土中铁的氧化物转化为二价铁,所以陶器呈现出了灰色或黑色了,灰陶比较常见,但一般灰陶都比较粗糙;彩陶是将陶器入窑前,在陶胚上进行彩绘,烧后又赭、黑、白等色;白陶是新石器时代后期才有的,主要是因为陶土中的氧化铁含量少,排除了一些色素的干扰便呈现出了白色;彩绘陶也是彩色的,但是它和彩陶的区别就是陶器烧成后在着色;黑陶是指光亮漆黑的陶器,这时在焙烤后期用浓烟熏翳,使严重的碳微粒渗入,充填陶器的空隙,所以能呈现出黑色。黑陶制品中有的壁像蛋壳一样薄,十分珍贵;釉陶是指陶器表面有一层石灰釉的陶器。釉的主要成分是氧化硅、氧化铝氧化钙、氧化钠等,用石灰加粘土就能配制成,烧融后呈一种玻璃态。在釉中若再加进一些金属氧化物如氧化铜、氧化钴等,焙烧后就会出现绿、蓝等色泽,常见的唐三彩就是釉陶。
陶器的胚体即使是比较薄,也不具备半透明的特点,瓷器的胚体无论薄厚,都具有半透明的特点。在我国的陶瓷发展史上,是先有陶后有瓷的,瓷器而是由陶瓷脱胎而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