磁州窑是北方民窑系统的主力军。窑址在今天河北邯郸磁县和观台镇与彭城镇一带,磁县宋代属磁州,故名。作为北方民间瓷窑的典范,磁州窑器的产量很大,历史上一直出口,造型也十分丰富。常见的器型是以盘、碗、盆、壶、罐、瓶、钵、灯、枕等民间日用器皿为主,其中以多种多样的瓷枕最有代表性。瓷枕最初只用于陪葬,唐 代多以医用脉枕,式样上体轻形小。入宋以后大量生产,形体变大。磁州窑即有长方形、腰圆形、如意头形、花瓣形、鸡心形、六角形、八方形、银锭形、虎形、人形等瓷枕,品种繁多,形式新颖别致,侧重实用性。
磁州窑白釉黑彩莲花纹枕(中国国家博物馆收藏)
磁州窑对今天陶瓷工艺的一个大的贡献是使用了化妆土。磁州窑的制瓷原料为当地多与煤层伴生的“大青土”,制胎时淘炼得不够精细,颗粒粗,杂质高,胎色呈灰白或灰褐色。为了适应粗瓷细作的需要,在灰白或灰褐色胎面上施加了一层白色化妆土,以遮盖胎体表面的凹凸不平,从而提高了瓷器的外观质量和釉的白度及光亮度。“化妆土”的使用使得磁州窑器变得更加千变万化,其色彩有绿、黑、黄、孔雀绿等多种颜色。
磁州窑的装饰手法主要是釉下彩绘,并集绘画、书法、诗词于一体。纹饰题材不拘一格,大部分来源于民间生活,取材于自然界中的植物、动物、山水、人物故事等,表现了当时人民群众传统的审美观念。花卉纹行笔舒畅流利,花形描绘普遍肥大饱满,活泼多姿,具有典型的民间艺术风格。动物纹、人物纹及常见的婴戏图纹画意格调清新,平易近人,突出神情描绘,生动传神,具有很强的感染力,如马戏、熊戏、童子钓鱼、池塘赶鸭,踢蹴球等。磁州窑还大量题写诗文做器物的装饰,诗词多出自当时文人之笔,书写方法无一定规格,非常随意,常见有“满庭芳”、“朝天子”、“普天乐”、“阮郎归”等,同时还有民谚俚曲,规劝箴言,处世哲学、吉祥语等。
磁州窑器开创了我国瓷器绘画装饰的新途径。其率真、粗犷的风格,喜闻乐见的器型和纹饰受到民间的喜爱。北方各地纷纷仿制,中心窑场以邯郸市的观台镇为中心,形成了一个庞大的磁州窑体系,主要分布在河北、河南、山东、山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