瓷板画的创作是在平板素瓷上手工绘画后再经高温烧制所成的陶瓷艺术品,最早可追溯到秦汉时期。真正意义上的“瓷板画”则出现在明代中期。瓷板画制作工序多重、复杂:首先如同绘画一般,将各种颜色的釉料涂抹在素瓷板上,形成画幅;然后在板面上施一层透明釉;最后入窑高温烧制,中间经过72道工序,方才成型。
从清中期开始,瓷板画的发展走向了兴盛。当时的瓷画艺人致力于把纸绢上的中国画移植到瓷器上,因此瓷板画受到了人们的青睐,成为重要的商品瓷。嵌瓷屏风无论是围屏、插屏还是挂屏,都经常会见到上边镶嵌有装饰意味浓厚的瓷板画。品种非常多,有青花、青花釉里红、五彩、斗彩、粉彩、墨彩、浅绛彩等等,纹饰内容涉及面也很广,包括人物、山水、花卉、鱼藻以及吉祥图案。
瓷板画与纸绢画相比,材料物理和化学性能都很稳定,不会受到潮湿,产生霉变的现象,色彩持久度强,能够保持数十年的鲜艳。瓷板画是第一批南昌市非物质文化遗产,2008年入选省级、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