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陶瓷烧制工艺的珍品——青瓷,它是一种表面施有青色釉的瓷器。色调的形成主要是以胎釉中含有一定量的氧化铁,在还原焰气氛中焙烧所成。但也有一部分的青瓷由于含铁量不纯,还原气氛不够,导致色调表现出黄色或者是黄褐色。青瓷自有瓷质细腻,线条明快流畅、造型端庄浑朴、色泽纯洁而斑斓的特点,也正是由此,著称于世。
我国的制瓷历史悠久,品种繁多。在商周时期就已经出现了原始青瓷,直到东汉时期发展较为鼎盛。三国两晋南北朝后,南方和北方所烧青瓷开始展现出各具的特色。南方青瓷,大多胎质坚硬细腻,呈淡灰色,釉色晶莹纯净,常用类冰似玉来形容。北方青瓷基本胎体厚重,玻璃质感强,流动性大,釉面有细密的开片,釉色青中泛黄。
青瓷是在坯体上施以青釉(以铁为着色剂的青绿色釉),然后放置还原焰中烧制而成。我国历代所称的缥瓷、艾色、翠青、千峰翠色、粉青等瓷,指的都是这种瓷器。唐代越窑、宋代龙泉窑、官窑、汝窑、耀州窑等,也都是属于青瓷系统。
青瓷,“青如玉,明如镜,声如磬”的“瓷器之花”不愧为瓷中之宝,珍奇名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