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清末民初的窑砖作坊,到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包豪斯风格的锯齿形厂房,再到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以来的钢筋水泥楼房,一座座仿佛标注着时光印记的建筑物伫立在这里。高耸的老烟囱,老厂房墙上的旧日标语依稀可见;古老的窑砖与明亮的玻璃窗、铝百叶奇妙地结合成一体,散发着浓郁的后现代文艺气息。
这里,是江西景德镇凤凰山下的陶溪川文化创意街区。
瓷都景德镇,一个在中华文化史乃至世界文化史上都声誉卓著的城市名字。这座城市延续千年窑火铸就的陶瓷文化,一直都是中华文化“走出去”的独特名片,这里出产的精美陶瓷就像一条重要纽带,连接起中国与世界的文化、经贸和政治交流,成为中国走向世界、世界认识中国的一扇窗口。
景德镇千年的陶瓷文化,不仅蕴含在一件件美轮美奂的古瓷里,而且还深藏在城市的历史记忆中。在新时期,如何传承好陶瓷文化,进一步加强与世界的沟通交流,让古老的瓷艺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
杨德贵《四季山水》
老厂区、老窑址、老里弄是千年瓷都的“活历史”,在修复保护的基础上,创新和创意令这些“活历史”成为景德镇转型升级的宽广舞台。
2013年,景德镇开始利用至今保留完整的老厂房、老窑址等工业遗存大力发展文化创意产业,并于当年4月启动陶溪川文化创意街区建设。这一复合型项目,以原宇宙瓷厂为核心启动区,以陶瓷工业遗存保护利用为基础,融产业发展升级与新型城镇化发展为一体,打造融“食宿行游购娱”于一体的城市文化创意街区。
“3年多来,我们把厂区里各个时期的22栋工业厂房和大批窑炉设施完整保留,并在坚持修旧如旧同时融入现代时尚元素的基础上,改造成了风格各异的博物馆、美术馆、艺术工作室、文化体验馆、创意生活馆以及文化餐饮、娱乐和酒店区域等。”景德镇陶瓷文化旅游发展集团董事长刘子力说,“我们就是要打造一个亲切、精致、浪漫的地方,让人们都感到有意思,有味道,很好玩。”
把美学、艺术、历史、娱乐都放在街道上……与生活相关的各种元素,都汇聚到陶溪川。如今的陶溪川,随意一个角落,都能让人们体验到艺术的优雅:可以到一家接一家的工作室里挑选陶瓷艺术品,可以在装饰合意的茶吧或咖啡屋小憩;可以去美术馆和工业遗址博物馆看一场先锋陶艺展览;也可以在街边欣赏一下公共艺术或广场活动。
“陶溪川是一个充满诗意的名字。陶,是代表陶瓷与传统;溪,汇流成川,是生长,是汇聚,是行进。”景德镇市市长梅亦说,“陶溪川文化创意街区这个项目承载了景德镇人复兴千年古镇、重塑世界瓷都的殷切希望。它的顺利实施,对于保护陶瓷文化遗产、留住宝贵历史记忆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从2016年10月18日陶溪川文化创意街区开业至今,短短几个月时间,已有150余家知名时尚品牌和10余家国际工作室入驻这里。来自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陶艺协会等机构的众多艺术名家和知名设计师也纷纷来到这里开展流动创作、办展与授课,给景德镇带来了国际前沿艺术思想。
对陶艺青年们来说,陶溪川成了创业天堂。景德镇陶瓷大学毕业生高元雯和同学刘馨雅在这里开始了人生第一次创业之旅。她们的工作室虽然不大,但基本设备很齐全。“拉坯机、打浆机、坯架、坯桌……有的是低价购买的,有些是学长给我们提供的。”籍贯浙江的高元雯说,她在设计中融入了秀丽的江南风光,创作出的手工茶具每半个月出一批货,目前月收入有四五千元。
对景德镇的老人们来说,陶溪川具有更深刻的意义。原宇宙瓷厂厂长舒诗城看到原来的厂房、车间被改造成陶瓷艺术馆、艺术家工作室时,激动万分:“这里有我当年奋斗的激情和难忘的回忆;陶溪川有着美好的发展前景,希望宇宙瓷厂能再现辉煌。”
对景德镇市委书记钟志生来说,陶溪川则是推动景德镇陶瓷文化“走出去”的样本:“我们希望它是一个具有国际影响的文化地标,更是一个‘人才与国际对接、文化与世界对话’的国际文化交流合作平台。”
不只是陶溪川,目前在景德镇,名坊园、御窑景巷、三宝瓷谷、珠山东市、皇窑、建国瓷厂明清窑作群、雕塑瓷厂创意集市等一个个从传统制造业向现代服务业、文化创意产业转型的项目,让景德镇文化品牌效益逐渐显现,文化张力得到进一步释放,形成了澎湃奔流之势。
“景德镇将充分发挥陶瓷文化‘走出去’的重要作用,凸显世界瓷都的品牌价值,加深世界对中华文化的理解和认同,为推动中华文化‘走出去’贡献‘景德镇力量’。”钟志生说。